第三百四十三章 太湖水阁 (三)(1 / 3)

风已柔,拂上了久违的微凉,郭明轩眸光浅浅盈盈,悄然南望。在这西方泛起灿烂,晚霞聚捧斜阳之际,他不禁注目思量。他未敢认同冷溶月的言语,能给自己的解释,也唯有故遗名处,仍存放有‘腐血碎骨丹’的解药。——一个能拿出‘腐血碎骨丹’的人,又怎会没有解药呢?——当年,他无意入得‘苍琼阁’,故遗名便就已出了门阁,‘腐血碎骨丹’以及解药,是否被故遗名带走了些,也是不无可能的。——至少,他不愿相信,故遗名会要柳韵锦的性命。因为,当年他见过故遗名看向柳韵锦的眸光,那是唯有看到至亲,才会有的动容...“算了,此事多想无益,父亲,还是与您说下溶月的谋划吧,”冷溶月身子仍在发寒,却也在这一刻拽住了郭明轩的衣袖,“父亲您可先行,溶月与萧未遇叔叔是可以保下殇沫他们的,我们先前往长城内的军堡中进行调息,待到三个时辰后,我们再去追赶父亲。”“溶月是要让我先行到苏州府?”郭明轩缓缓垂目,拂过冷溶月的臂膀,将其挽入怀中,深吸了一口气,“当下的情形,也只能按照溶月说的办了...但是...”他顿了顿,低吻了一下冷溶月的额发,“但是,我想连同韵锦一起带走...”他好似在征求着冷溶月的意见——两个女儿,如今他想带走其一,一个正在与‘腐血碎骨丹’毒性进行对抗的女儿。冷溶月不由笑靥,“父亲...是怕溶月会觉得被冷落吗?”她本仰起的头,又带上了柔柔暖意,往郭明轩的怀中钻了钻、摆动着,“韵锦阿姐本就情况不明,她若在父亲身边,有父亲照料着,那是再好不过的了...父亲不必担心溶月,我知父亲是怕冷落了溶月,但,溶月怎么说也是‘灭影门’的门主,又能统帅各地的锦衣卫,自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她说话很柔,每个字却又是那般的清晰。郭明轩点了点头,抚顺着她的后背,没有再言,好似在享受着父女间最后的温情......马长嘶,人却倦。晚霞相映下,马驿的杂役打着哈欠,往马厩中放入了最后一捧草料。大明朝的马驿,通常设于交通线和通衢大道之上,用于递送使客与飞报军情。马驿,早在洪武元年便有规定,60里或80里设置一驿,马驿有马、驴不等,冲要之地设马80匹、60匹、30匹,其余设24匹、10匹、5匹。马匹的多少,是区别驿站大小的主要标志,其配置、人夫、费用等定额,也都由马匹多少来决定。大同府作为大明军事重地,其马驿的马匹不但健壮,且各个高大漂亮。或许,也正是因为这里的马匹太过于高大漂亮,从而在杂役抬臂打哈欠间,使得天际中一袭白衣悄然掠过,稳坐在了白驹之上。待到杂役定神,白衣男子正在扶正着身前一女子的身姿,奇怪的是,与白衣男子同坐在白驹上的女子,却是倒坐着,面朝着白衣男子的胸怀,脸颊也依在白衣男子的肩头。即便是这女子背对着杂役,也显足了仙姿身容,再一看白衣男子的容貌,更是惊为天人。定神后,又目瞪口呆的杂役,还未开口询问,便赫然传出白衣男子的喝马声,随着蓝绸系腰的绫缎飘过,白衣男子一手挽缰绳,一手抚揽着女子,早已远去...“这...这...”杂役这才展露惊恐之色,“来人啊!快来人呀!有人盗马!有人盗军马....”...冬月初十,落叶太湖,缤纷与清寒并存,万物明朗,船篷静谧。红枫与枯叶,湖畔与婉乐,飘散在楼台亭阁间,落入举杯游人怀。不输春意盎然色,不逊白雪渲染姿,水波涟漪缀美娥,连踏百船不惊耳。翩翩身姿,怀抱一人,乍落水阁,百人拜服。“‘江月门’暮云烟,恭迎尊上。”“‘江月门’众弟子,恭迎尊上。”白衣掠过,未曾有声,直至船阁,持惜容,缓放怀中女子,连连抚平着女子两侧的丝发。紧随其后的暮云烟,凝望着床榻之上的柳韵锦,迟疑了片刻,又缓缓凝向郭明轩,“尊上,云烟不日前,便就接到溶月的飞鸽传信,告知尊上此行之事,信中还点明了尊上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