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探讨物种(2 / 2)

歇斯底里I Nerves 4748 字 2021-07-10

“老师,我联想到的是人类。”

“哦?你继续说。”

“但我不觉得变色龙的伪装有多成功,它只是个低阶的爬行动物,至少无法比肩人类,因为人类的伪装才是自然界最可怕的,比如演戏已经成了一门学问,你根本很难通过肉眼判断这个人是否是伪装,内心所想。就像一个罪犯潜伏在你身旁,下一秒突然发难一样。”

“往往狡猾的犯罪者,需要通过蛛丝马迹,漏洞,线索,dna指纹等高科技手段,才能一步步揭穿他的伪装。”

“比发现变色龙踪迹要复杂,也难得多。”

“这位同学的答案很有趣,”李成仁教授鼓掌说,“虽然它的伪装无法比肩高级动物,但我不认为就应当轻视或者放弃探讨的价值,对人类的研究不应该只是本身,同属于自然界,变色龙就像是一个三维的数学模型,可以在很多方面解答人类这个极其复杂的模型动物。”

“当然,我们探讨的价值,是在于如何运用到观察和画作中。”

“刚才的所有回答,多数人停留在对变色龙的感观认识。”

“但是你们真正地了解这种奇妙的动物吗?它们为什么动不动就变色呢?难道仅仅是为了适应环境吗?”

“科学家发现变色龙之间的信息传递和表达是通过变换体色来完成的,它们经常在捍卫自己领地和拒绝求偶者时,表现出不同的体色。”

“为了显示自己对领地的统治权,雄性变色龙对向侵犯领地的同类示威,体色也相应地呈现出明亮色;当遇到自己不中意的求偶者时,雌性变色龙会表示拒绝,随之体色会变得暗淡,且显现出闪动的红色斑点;此外,当变色龙意欲挑起争端、发动攻击时,体色会变得很暗。”

“目前有两种主流研究观点,其一,变色龙的变色取决于皮肤三层色素细胞,基于神经学调控机制,色素细胞在神经的刺激下会使色素在各层之间交融变换,实现变色龙身体颜色的多种变化。”

“也就是说,变色龙主动控制着变色与伪装。”

“其二,变色龙的颜色变化决定于环境因素,如光线、温度以及应激,属于被动。”

“这是它的武器,也是保护伞,甚至是传达信息和求偶的手段,类似人类的语言与行为。”

“那么这位同学,你觉得对比人类的伪装如何?你还觉得它应该被轻视吗?”

叶倩雅陷入了沉思。

人类的伪装机制与变色龙是相似的或者说更复杂,环境、应激是被动调控,肢体行为、表情、语言、思维、激素、情绪、心理等是主动调控。

这表示一个狡猾的犯罪者的伪装是综合、多方面的,但并不是无懈可击,比如模拟环境,改变他的伪装从而达到暴露的目的。

“老师,我明白了。”

接下来,李成仁教授继续介绍并提出问题,学生们纷纷脑洞大开,陷入激烈的辩论中。

“你们好无聊啊,竟然在讨论这种事情,我都快要画完了。”冯依依打了哈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