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惠农补助(2 / 2)

范阳呵呵一笑,也不介意,接过来喝了一口,茶水很清冽“嗯,什么茶,味道还不错啊。”

“就是普通的花茶,自己田里炒的,几位是哪里人啊?”

“呵呵,我们是邀请过来的,这次进来考察,带着点投资意向,我想请教一下,咱们乡下这些地方,有水果贩子上门求购吗?都是哪些地方的人来收购?”

那支书一听邀请来的,立马站了起来“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是哪位领导邀请过来的?坐坐,不好意思怠慢了。”

范阳笑笑没说话。

那支书却态度又恭敬了几分,说道“您要说水果贩子,也有,不过咱们这地方情况特殊,果农太分散,也没啥大户,下乡收购的,大多数是小商人,量都不大,主要还是我们村委组织采收,然后运到镇上的批发市场,那边有几家公司定点收购,但是过两年就好了,现在咱们村儿正搞集体果园,以后就方便啦,外地人进来,可以直接找我们村委会合作,对了我给你们留个村儿里的电话。”

说着支书从上衣口袋,拿出只钢笔,在舌头上舔了一下,写了串电话号码。

“你们村儿里都通电话了?”

“通了,通了,去年就给咱们村儿拉上电话了。”

“谢谢了,还有个事情请问一下,咱们汶川的水果,发往西臧的多吗?”

“多啊,六几年就往里面发车了,那时候全是军车过来拉,就目前,咱们也有军需任务的,军民建设一家亲嘛。”

“那云南呢?”范阳又问道。

“有哦,这样,要不你们等一下,我把村长叫过来,这些事情他更熟悉一些。”

“算了,我们也是顺便问一下,还要往里面去看看山,就不打扰了。”

那支书把范阳几人送上车,又说以后可以单独到马坪村找他。

范阳谢过,把那张电话号码当着支书的面,放进钱包里。

才开车走了。

往前开了一段,果然和村支书说的一样,这些山上的果树很分散。

但到处都看得到垦荒和育苗的果农。

还有组织伐木的,堆肥的,一座挨着一座的山头,可供开发的潜力还很大。

“这地方搞得真不错,地方扶持,根本不愁销路,进来投资个二三十万,包一两座山头,就可以坐吃山空了。”范阳笑道。

“是啊,汶川地方的居民,眼下的机会很多。”大军也赞同的点头。

赵光明却问道“喂,你们那地方,穷得揭不开锅,咋不学别人这样搞啊?”

“位置不一样,你要搞农业,必须要结合当地的政策,咱们那一片,你敢退耕还林?政策不支持,我们那个地方是资源型的路子,地方上的农民必须要种地,不然地方上的粮食供给就不均衡,果树在粮食的第二位,只能当副业,要养好果树,必须要科学的办法,这两年汶川不知道聚集了多少农业大学的学生,各个学院的教授,长期下乡进行技术指导,这些产业,政府不扶持,就很难上路。”

“还有一个,就是没市场,再有一个,你还要分析本土产业的竞争力,看冲不冲得出去,你好比汶川的水果,到亚丁都没问题,可进入云南,就得掂量掂量了,想要出口东南亚,云南就更占优势。”范阳答道。

赵光明口袋里有钱,让他在范阳家的农村投资,他都是愿意的,便问道“那你们那地方,我有钱,搞点什么好?”

“哈哈,你可以养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