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更大的flag(2 / 3)

是混吃等死了。

而跟着范阳走南闯北,一路收获了无数的尊敬,简直焕发第二春,逢人一口一个赵总,年纪小的叫上一声赵叔。

顺子原本是跟着照顾范阳的,现在成了赵光明的跟班。

更郁闷的是上次到汉中,穿了一身唐装之后,赵光明似乎上瘾了。

长期穿得一个花花绿绿。

一天到晚说不出的得意。

出手也越来越大方。

顺子私底下不知道得了赵光明多少好处。

看这一老一少,能有今天这份融洽,范阳还是挺满意的。

接下来轮到段正兴。

段正兴和小杰两人负责寻找办公地点,和展览场地。

办公地点物色了一处。

但这个年代的乌鲁木齐,写字楼根本没有,高层建筑也少得可怜,只有找了间临街的门面房,以前是家卖体育用品的店面,正在转让,就等范阳过去拍板。

范阳简单的询问了一下情况,有160多个平米,层高4米,临街铺面,本来就是作商业的。

像贸易公司这种,一般不指望过路的客户,写字间最好,租金不仅便宜,私密性也更强。

有能力就上甲级写字楼。

也更有那个商业氛围。

而临街呢?一个面积有限,第二个,变动性太大,发展稍微好一点的城市,三年五年的合同,一到期,租金通常是成倍的上涨。

还有房东恶意收回。

但临街也有临街的好处。

范阳比谁都清楚,以后的新缰,可以说全中国,在以后的十几年中,将达到一个多么恐怖的发展速度。

从90年代起,一波接一波的民工潮,动辄几百万,几千万的劳务大军,通过最简陋的火车,最差的务工条件,奔赴全国各地,用一双双手,在十年时间当中,建设起了一个绝对现代化的新中国。

但凡主要城市,据相关数据来说,改造面积普遍在70以上。

一栋一栋的摩天大楼拔地而起。

一座一座的宏伟建筑密密麻麻。

10年时间,乌鲁木齐就将以一个全新的面目,矗立在辽阔新缰,发展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国际大都会。

中亚五国,东欧诸国,各国首都,乃至厄罗斯莫斯科,圣彼得堡,在建筑面积和建筑水平上面,都无法和乌鲁木齐比肩。

一座名副其实的国际大都会。

短短几年时间,发展的速度赶超当初的东南沿海。

而外国商人涌入的速度更是奇快无比。

谁知道呢,等两年搞不好外贸公司也当成百货商场来做,也说不一定对不对。

外贸公司,也能坐等生意上门,岂不爽歪歪。

唯独租金贵了一点,1700。

门面隔招待所不远。

索性先去看了再说。

走到地方还真的挺不错,两间门面,安装着卷帘门。

以前是卖体育用品和文具的,卷帘门里还安装了一个玻璃门,另一间门面则用玻璃搞了个橱窗。

墙面和地砖都还不错。

转让的老板也挺爽快,好几间铺子,已经是做出规模的商家了。

这地方卖不动,铺子属于搬迁的性质,转铺不转货,货他自己带走,连货架都搬走。

补齐房租和他的一些装修费用就可以了。

还有4个月到期,连4个月房租,转让费12000。

讲价到11000,就这么拿下。

“好,挺不错,就这儿了吧,找间装修公司过来打理一下,一切的办公设备按照总公司的方案来弄。”

公司的前期打点和办公设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