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二章 搞土地的想法(2 / 3)

回到明朝做昏君 纣胄 237 字 2021-07-03

是都察院却把这件事情推了出来。

因为都察院很多人在这次陈可道的讲学里面看到了机会,尤其是崔呈秀等人。

崔呈秀他们并不是赞同陈可道的学说,而是觉得汪可道的学说对自己有用。

比如禁止私自讲学、捣毁天下书院,这可是崔呈秀他们一直都想干的事情。东林党那些人之所以强大,还不是因为他们有书院这一至关重要的途径来蛊惑人心?

于是都察院开始弹劾,大意上就是写的朱童蒙的学说,但是他们却拐了一个弯,直接从结党营私的这个方向开始攻击。

他们开始攻击之后,必然就会有人站出来反对,因为这些人不会轻易的让他们捣毁了书院。

一时之间,朝堂上也是纷纷扰扰、闹闹腾腾。

在这样的舆论氛围之下,朱由校斜靠在卧榻上,身边摆放着各种果盘,不时的伸手拿起一个蜜饯丢入嘴里。

现在不像后世,没有什么新鲜水果可以吃,但蜜饯还是不错的。

不过这两天蜜饯吃的有点多,好像太甜了,整个人有点腻的慌。

于是朱由校拿起了一个冻梨。

这冻梨外表黑乎乎的,已经用凉水去除了外面的冰。

朱由校伸手用丝帕托着冻梨,轻轻的将冻梨的表皮咬破,里面清凉的汁水瞬间冲进了口腔里。

朱由校大感满意,要的就是这个味道。

或许应该把大玻璃搞出来,用玻璃去扣大棚,那样自己就有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吃,为自己补充维生素,让自己强身健体。

至于用玻璃做工艺品和小物件卖的事情,朱由校就不想了。因为现在市面上已经有不少了,高端市场处于饱和状态。

当年郑和下西洋,抓了不少会制作玻璃的匠人回来。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这些人已经能够熟练地烧制出玻璃制品。

比如做酒杯、酒壶什么的,唯一做不到的就是大规模的量产制作大玻璃等。至于想要把玻璃卖出金子的价钱,那只能是在脑海里面想一想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朱由校搞玻璃制品的心思,自然就没有多么大。

反而是大棚,朱由校觉得可以搞。

一旦自己搞出了大块玻璃,那就可以用皇家的名义在各个大城市旁边建立大棚,收拢一些流民百姓来种大棚。

一来可以收买人心,二来可以创收。

现在大明的有钱人可不少,把这些新鲜的瓜果蔬菜往贵了卖,也不缺市场。当然这主要是针对北方,到了南方就行不通了。

不过在南方可以用玻璃大棚种花,到时候用鲜花来做香水,这个东西还是有搞头的。至于行不行的,那就看自己的操作了。

这个主要是用来收拢流民百姓的,而且可以借由皇家的手来操作,搞出来一个类似内务府的衙门,悄悄咪咪地渗到商业里面去,打着为老百姓好的旗号,干点经商的事情,以后可以触类旁通。

等到这个雪球滚起来之后,那这以后就是国有资本。

一个壮大起来的国有资本,一个可以使用行政力量来压迫地方政府的国有资本,那就是一个怪物,任何一个商业组织都没有办法抵挡。

你们是官商勾结,我是皇帝和商人勾结。

来呀,不服打一下!

朱由校幻想着,脸上不禁露出了笑容。

不得不说,这件事情真的可以搞一下。

朱由校甚至不害怕竞争,哪怕自己制作大玻璃的秘方泄露出去,也没有人敢搞。

这不是知识产权的问题?而是要命的问题。

陛下这么搞,是为了天下穷苦百姓;你这么搞,你为了什么?

为了赚钱?

那你就是和天下百姓,和陛下争利,是嫌弃死的不够快吗?

再说了,这技术可是陛下的。你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