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拉下水(1 / 1)

凤行一世 二莲 2410 字 4个月前

且说马丫带走慈祥道长,也就是前胡皇后,她想干什么呢?

且不问马丫想干什么,马丫真的要把她往这道上引,真的想让慈祥道长心系道家。

这样对于前皇后,是有好处的。她起码心里不那么苦闷,她走上真正修道的道路,就不会在意皇后这个宝座了。

这对于马丫对前皇后胡氏的亏欠,心里上要好受些,马丫不想她一个老实人夹在中间受罪!

刚好,马丫给她介绍的就是徐小妹。

前面说过,这徐小妹可是福康帝求之不得的女人,福康帝因为她,把皇后的宝座一直空着,就专门等她来。

徐小妹一直不同意,她修道了,直到福康帝驾崩,皇后的宝座一直空着。

马丫让慈祥道长也就是胡氏见到徐小妹,她们之间应该有许多的话说,按照悟性,徐小妹要比胡氏聪明多了。

徐小妹根本不想做皇后,胡氏被逼退出皇后的宝座,那么马丫把她带过来,她就有问题请教徐小妹了。

首先一点,胡氏一定会问徐小妹,她为什么放着皇后的宝座不坐,而专心修道,依照徐小妹的聪慧,一定会给胡氏一个满意的答案。

那么马丫这回出来,难道就为了单纯为了排解胡氏心里的忧闷的?

不是!

要知道,胡氏只是双方斗争的一枚棋子,她没有任何靠山,她娘家势力也不大,她就是被张太后利用。

马丫要想彻底拔掉这颗棋子,就必须让她心无旁骛地一门修道,不再做人家的棋子。

这样一来,就没谁再拿废皇后说事了。胡氏自己整日都乐此不彼,这个行为不就是很好的验证了皇上之前说过的话么,说她身体不好,就想修道,不想烦神了,她还想多活几年呢!

这样一来,就能堵上部分人的嘴了,不能说莲儿马丫她们是使用计谋篡位的呀!

马丫也知道,关于她做的那些事,肯定会漏风的。

经手的人一多,就不可能不露出破绽。

马丫得随时做好还击的准备。

就比如道长把婴儿送进宫一事,真的没任何破绽?侍卫,跟着的宦官,还有宫女,就没发现异常?!

事实上,怀疑的人不止一个,只是大家把事搁在心里,谁也不敢乱说而已。

大家都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谁也不想惹祸,皇上喜欢的女人,也是她们能得罪起的?!

但是,总有人要走险棋,荣华富贵么,谁不想。

莲儿坐上皇后的宝座,陈妃靠着张太后,并不怕莲儿。

相反,她在莲儿怀孕期间,就花钱买通了莲儿身边的宦官和一个宫女,这事当然是秘密的。

所以就在莲儿生孩子的时候,破绽就漏出来了。

刘道长当时把带血的包被带进宫里,这个可以理解为刘道长经常遇到穷人家,连婴儿的包被也没有,刘道长就准备一个,准备包孩子用的,只不过这会是皇贵妃生孩子,不小心弄脏了它。

但是把盛羊水的罐子带进来,作何解释?

也算是百密一疏,就在刘道长出来向皇上报喜的时候,她的药箱还在里面,其中就有一名宫女,趁人不备,她悄悄打开了刘道长的药箱,当时映入眼帘的就是那个带血的包被和罐子。

莲儿身边不是一个宫女,莲儿身边的宫女好几个呢!

当时见她打开道长的药箱,看到里面的包被和罐子,有两三个人都看到了。

反应快的,在惊讶之后,立马就道:“别动道长的药箱!”

不管怎么说,她们要维护自己的主子么!

这事也就过去了,后来她们之间还讨论了两句,说道长真够细心的,还怕宫里没有包被不成?!

但是,事后想想,就出现了破绽。

道长带罐子干嘛?

而且那罐子,还不干净。

所以这个宫女,嗯,我们且叫她百福好了。

百福就把这事偷偷告诉了陈妃。

陈妃就展开了万般想象,等到她想明白了,立马把这事告诉了张太后。

经过陈妃的描述,从种种迹象看,皇贵妃不像是怀孕,因为之前看她的眼神总不大对劲。

陈妃道:“在之前,我就觉得她总想躲着我们姐妹,大家去看她,回回她都称身体不舒服,不想留我们在那里。”

再加上女道长的药箱里有奇怪的东西,她就展开想象,说莲儿她到底是真怀孕,还是这孩子是从外面带来的······

陈妃当时就遭到张太后的呵斥。

这是多大的事,能开这样的玩笑吗?

陈妃见张太后态度忽然大变,她不知所措了!

张太后对此是否有怀疑?

那肯定有怀疑!

但是张太后要顾全大局,在没有证据之前,哪敢乱说?!

那么多双眼睛盯着,那么多人看着,孩子就这么容易被带进宫里来?

要是把话说出去,闹起来,到最后孩子又确认是皇贵妃莲儿生的,那么陈妃的小命怕都不保。

要知道,污蔑皇贵妃,那是什么罪?

这样嫉妒搞事情的女人还能留她么?!

继续阅读

即便皇上不杀她,怕她这辈子也别想出头了,她肯定得被打入冷宫,皇上从此把她丢弃,不再宠幸她!

那么陈妃将在一个不被人待见的清凉的宫里呆完后半生,不要人动手,她自己就忧闷死了!

陈妃出不出事,倒不是张太后所担心的,张太后担心的,陈妃出事,那她就是惹火烧身啊!

孩子是莲儿生的,那也是自己的孙子啊。

自己去搞自己的孙子,精神病啊?!

但是,在张太后呵斥完陈妃,让她退下后,张太后也在思考这问题。

她也令人查了,说自从莲儿怀孕后,一直是王御医给莲儿把脉,别的御医就没有看过皇贵妃。

这就不得不让张太后心里疑惑了。

张太后知道,不用自己的人去查,这个陈妃,一定会派人查这个刘道长的。

果然,很快,张太后就得到消息,说那个张道长不见了。

不见了,有两种解释,一种,就是做贼心虚,她把孩子悄悄偷运到宫里后,她逃离北都了。

谁是幕后主使者,不用问,谁受益谁就是主使者。

那么这个人,当然就是莲儿了!

还有第二种情况,那就是这位刘道长人家修道,当然遍游名山大川,寻找同道中人,切磋修道心得。

再有就是为百姓看病。

那么到底是哪一种呢,谁也猜不到。

为此,张太后为了辨别一下,还特意来过来观察了孩子,陈妃也跟了来。

她们看了孩子后,还做了眼睛交流。

当然,这个动作很快,一般人不易觉察。

但是,她们逃不过马丫的眼睛,马丫都看在眼里。

孩子是她哥哥的孩子,孩子自然不像莲儿,也不像基儿,这就是短板。

马丫心里清楚这一点,她们两人对眼神的那一刻,就是这个意思。她们在确认这个婴儿像莲儿还是像基儿。

但是,即便长得不像,她们也不好乱说话。她们没有证据啊。

孩子长得像父母,大多数都是,但也有少数生下来,看不出他像谁的,这也不是没有过!

但像这种情况比较少数。

马丫就想,事后,她们一定会找证据的。

所以,马丫这边也就跟着行动了。

事情过了几个月,马丫帮助莲儿把胡氏从皇后的宝座上拉下来之后,马丫就带着胡氏去见徐小妹。

这也是马丫走的一步棋。

她要把胡氏撇在外,这样的好处就是,胡氏不再因位忧闷而被人利用跟莲儿作对了,这就去了一个敌人。

再有,胡氏是对方阵营里的一枚棋子,如今受挫的是她,她都不说话了,这就好像对方损失了一员大将似的。

但是马丫知道,孩子不像皇上,这是无法堵住别人的嘴的。

虽然现在还没谁敢提,但是,时间久了,张太后一定会跟皇上说的。

现在婴儿小,以后呢?

从种种迹象来看,张太后也在派人出去寻找有关线索。

马丫虽然在心里回想了许多,觉得已经够密了,但是就怕万一啊,万一有疏漏的地方呢?!

做这种事,就是走钢丝,稍有不慎,就能跌落下来。

怎么办?

马丫得阻止张太后的行动。

冯清卉的人马要同时对张太后与陈妃的人,那真不容易,因为他们也搞不清她们都使用了谁啊。

所以啊,得让张太后先撤兵。

马丫就调整了部署,让冯清卉手下歇手,不去查她们使用的到底是什么人,而是让花姐出手了。

让花姐干嘛呢?

让花姐打张太后娘家人的主意,用马丫的话说,拉他们下水。

怎么下水?

那就是一起做生意。

做生意怎么叫下水呢?

做小生意当然无法称得上下水,要是小生意,一个人干就行了,比如卖菜!

但是花姐做的生意可不小,生意一大,利益也就越大。

利益越大,就容易让人长生贪婪的念头!

举个简单的例子,就像工部要搞一项工程,他们可以虚报瞒报,难道生意人就不可以吗?

比如向某工程提供一千根木头,买通经手人,就不能给他们八百根或者六百根吗?那么这其中的几百根虚报的,那就是银子啊。

这笔钱都是公家的,大家好分啊,就可以揣进自己的腰包了!

花姐有没有这么干过呢?

只要是生意人,做大生意的,说没干过这个事,说自己是本分的生意人,就是在说笑。

就像太祖时期杀的贪官,他们真的冤枉啊?

全国那么多官员中,恐怕没几个干净的!

花姐把张太后娘家人拉下水,就等于掌握了他的证据啊。

这事是很要命的。

必要时花姐可以自己去官府投案自首,把私吞的银子吐出来。

同时,花姐就可以把张太后的娘家人也给咬出来啊。

官府对花姐这样的人最多定为奸商,一般都是罚款为主,花姐有钱么不怕罚款,交上就是。

花姐又主动交代,花姐完全可以交上罚款后被放了。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可张太后的娘家人就惨了。

他们可不是老百信,他们可是皇亲啊,他们会连累张太后的,这事是要上纲上线的。

他们犯贪污罪,难道张太后能脱得了干系?

要是他们被抓起来,太后的娘家人被抓起来,这是什么性质的事情?

这不光是太后丢尽了脸面,连皇室都丢脸啊!

太后的娘家人严惩还是不严惩,这就不是哪个衙门官员能操控的了,他也处理不力,这事是要闹到朝堂上去的。

有正义的大臣,自然是一身正气,他们的话语就像利剑一样,直刺张太后的心啊!

这之后,谁还向她靠拢,谁还敢跟她在一起谋事?!

马丫就让花姐行动。

于是,花姐就找张府的管家,请他出来吃了个饭喝个酒,过后,花姐又贿赂他五十两银子。

花姐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请他出面,在主子面前帮花姐说说好话,花姐想跟他们一起做生意。

张府的管家就奇怪,起先还是比较谨慎,没敢收花姐的钱,他问花姐到底想做什么生意,需要张府的主子跟她一起做?花姐生意做得不是很大吗?能耐不是挺大的么?

花姐就跟他直白说了,说他们家是张太后娘家,花姐要是跟他家联手,张家有人,而花姐有钱,他们联合在一起,就大赚了!

管家明白了,原来花姐是这么个意思啊,都说花姐精明,今天听她这么一说,她还真精明!

再说了,他哪里知道马丫跟皇上合作的事。

马丫跟皇上合作,连大臣都不知道,这只属于马丫跟皇上之间的秘密,除了当事人花姐,外人自然不知道。

花姐就把五十两银子退给管家,说哪怕是张府的主子给提个方便也行!

管家见花姐这么说,就开开心心地收下了这笔银子。

于是,当天晚上,管家就把花姐的意思跟当家的说了。

这个当家的,也就是张太后的弟弟,他听说是花姐,起先也是奇怪。

名满北都的花姐谁不知道?她生意做的那么大,怎么会来找自己?

得了花姐贿赂的管家,就帮花姐说话,说花姐主要是看上他们家上有太后做靠山,说花姐跟官府做生意,有时候上面难免会拖欠花姐的生意款,迟迟不发,有的都超好几年还不给。

花姐要是跟他联合起来做生意,那官府他也不敢为难他们啊!

经管家这番一说,张爷觉得还真就是这么回事。上面拖欠银两那是常有的事!

他就决定,要见花姐一面。

于是在管家的安排下,两下见面了。

花姐出手阔气,上去就拿出二百两银子给张爷,说这是见面礼,以后要是赚了,张爷拿六,花姐拿四!

事情就这么说定了!

两下杯来盏去,祝贺合作成功!

凤行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