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荷兰总督,再授民爵(2 / 3)

对于荷兰人来说,他们根本不相信各种游记中提到的,有关中国军队的数字。所以,在与明朝交涉时,经常提出不自量力的狂妄条件。

韦特也不知道,挠了挠头,说道“上百万不可能吧,十几万肯定是有的。”

库恩摆了摆手,不再纠结此事,说道“等普罗文他们的消息吧,在明国,他们应该能看到比游记更真实的情况。”

………………………

乾清宫。

海商黄程深深地叩下头去,口称“草民拜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免礼平身。”朱由校只是看了黄程一眼,便注目于他旁边跪着的小年轻。

郑芝龙,尼古拉斯一官,历史上的东亚海上霸主。

此时,郑芝龙跪在地上,感受着建筑、装饰、气氛等,所带来的综合在一起的皇家威严,连大气都不敢喘。

黄程起身躬立,脚轻轻点了点地,示意还跪在地上的外甥站起。

朱由校抿了下嘴角,又收起那一丝微笑,朗声说道“此次差使,黄程办得甚好。火枪火炮正是我大明急需,能用宝镜交换,为我大明省了巨多费用。”

黄程躬身答道“草民为国效力乃是本份,能为万岁分忧,更是荣幸。”

停顿了一下,他又补充道“此次办差成功,一是万岁英明睿智,二是宝镜品质优良,三是郑一官通晓葡萄牙文。”

“郑一官自是功不可没。”朱由校再次打量了下郑芝龙,说道“接下来还有两件差使要交由你们去办,便是与荷人和英人通商互市之事。”

黄程和郑芝龙恭谨地听着,知道这是皇帝信重的表示。与葡人达成协议,也肯定会有赏赐,就不知道会是升官,还是赏银。

“英人尚不足惧,荷人却不可不防。”朱由校缓缓说道“先稳住他们,朕需要三年时间,才有压服荷人的实力。但稳住也有底线,荷人若得寸进尺,朕也不惧与他们开战。”

尽管现在的大明水师,还没有达到朱由校的要求。但优势在于船多人多,还在自家门口,用狼群战术的话,荷人也占不到便宜。

“你们对英荷两国的情况可能不甚了解。”朱由校沉吟了一下,说道“朕给你们简单说说,对你们与他们打交道,也甚有好处。”

荷兰,这个面积仅四万多平方公里、自然资源贫乏的小国,在摆脱西班牙统治后,短短几十年发展成欧洲海上强国。

据统计,当时荷兰的舰船拥有一万六千余艘,占欧洲总吨位的四分之三,世界运输船只的三分之一,被称为“海上马车夫”。

而英国于十六世纪晚期,打破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垄断,脱颖而出,逐渐发展为强大的殖民主义国家。

但荷兰倚仗海上力量和资本雄厚,排挤英国商人,并垄断各国的贸易,使英荷两国的争斗不可避免。

当然,矛盾是逐渐尖锐起来的,现在的英荷两国处于竞争状态,英国也还不具备挑战荷兰的实力。

对于皇帝的渊博知识和透彻分析,黄程心悦诚服。

没错,虽然他是海商,也见过英人和荷人,但对两国的情况却根本不了解。

郑芝龙也是非常震惊,他以为自己去过马尼拉,通晓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语,便是见多识广了。

可他万万没想到,皇帝对于西夷的了解,已经深入到了这个层面。政治、经济、军事实力,这些可不是他所能知道的。

黄程和郑芝龙当然也不知道皇帝的心中所想,文官太迂腐,与狡滑且贪婪的西夷谈判,还得是商人。

朱由校讲得差不多了,命宫人宣读圣旨,赐黄程民爵六等;郑芝龙则暂被授予四夷馆通事一职。

“办好差使,朕还有封赏。”

待黄程和郑芝龙跪倒谢恩后,朱由校又笑着说道“郑一官还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