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反正之期将至,一花一世界(2 / 4)

。不过,这到底是个好消息,明军越快换装,胜利的时间来得越早。

广东兵器火药局也在不断增加产能,广州市舶司的收入全都投了进去。生产制造的火枪几乎全送往了贵州,使得平叛明军的实力在不断增强。

红夷大炮的制造稍微放缓了一些,这是朱由校的意思。

自从制造出有弹托的炮弹之后,他的思路延伸到了红夷大炮,延伸到了海军、海战,认为红夷大炮要进行有大明特色的改变。

当时的观点认为,火炮打得越远越好。这样的结论,不能说是错的,可也不完全对。

在陆地上还好些,火炮有稳定的支撑,射击的准确程度还是比较高的。

可在海上,船行颠簸,又不是后世的带观瞄调整设备的高级火炮,前膛火枪的远距离的轰击中,精确程度很感人。

而基于射程越远越好的观点,才造出了炮管长、装药多、膛压高的红夷大炮。要达到这样的目的,炮管造得是又长又厚,就使火炮的重量相当惊人。

在木质的帆船上,因为承载力的原因,笨重的火炮只能往下层甲板装,而且数量还不能太多,上层甲板就只能安装轻型的舰炮。

远距离既打不准,又使战舰能装载的火炮不多,朱由校认为这是认识上的误区,进行改变完全可以改变这样的情形。

在朱由校的设想中,如果不追求很远的射程,而是把炮管造得短一点、薄一点,火炮就会轻许多,海军战舰也就能装载更多的火炮。

弹托的发明,使炮弹和炮膛的配合精度大为提升;缩短了炮管,却可以加大口径,射出更大更有威力的炮弹。

反正重型的红夷大炮说是能打几公里,可你打中了算哪!全靠运气的炮轰,其实就是个气势。

根据朱由校搜集到的情报和信息,真正的海战,舰船之间的实际交战距离,通常都在几百米之内。

既然是这样,朱由校也就坚定了自己的设想,下旨令广东兵器局铸造身管较短、口径较大的火炮,并命名为海威重炮。

按照广东兵器局铸造的样炮数据,海威重炮的重量只相当于同口径的红夷火炮的三分之一,在三四百米的射程内,威力却是相当。

这就妥了。朱由校给沈有容去了密信,告诉他新式火炮的数据。话不用多说,大炮上刺刀,用数量压倒敌人呗!

说到大炮上刺刀,京师的兵器火药局又开始制造三、五百斤的佛朗机炮。

尽管佛朗机炮的射程和威力都有所欠缺,但射速却是不可置疑的优势。三、五百斤的重量也属轻炮,配上合适的炮架炮车,一匹马就能拉着跑。

没错,这就是给骑炮兵专门的装备,以打霰…弹为主,对敌人进行近距离的快速轰击。

按照骑炮兵最新训练情况的报告,从赶到战场,到架炮轰击,大概只需要半分钟。

这已经是非常惊人的速度,可以想见在激战厮杀的战场上,骑炮兵突然赶到,架起火炮在极短的时间内向敌人喷射出成千上万的弹丸,形势会有怎样的变化?

朱由校刚刚造出了一辆随炮行进的弹药车,正洋洋自得地看着自己的作品。嗯,木头的,缩微型的。

李成成仔细打量着,笑道“皇爷是给小王子小公主打造的玩具吗?精巧得很,可以用羊拉着跑吧?”

朱由校眨巴眨巴眼睛,呵呵笑道“朕明日再打造能推着走的婴儿车,以后还有骑的小木马。嗯,还有……”

李成成看着沉浸在想象中、笑得开心的皇帝,想到不久的将来,就会有可爱的小王子或小公主增添快乐,也不禁抿起嘴角,为皇帝而高兴。

王体乾在旁恭谨地侍立,脸上洋溢着比皇帝还开心的笑容。

讲述了半晌,朱由校哈哈一笑,收住了话语。意犹未尽地拍了拍弹药车,皇帝眼中满是柔情,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