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四章 皇帝的胸襟(2 / 2)

称之为古扶余国(都城长春)的地方。

明年在这里筑城,后年便能推进到上京吧,张盘看着岸边的雾淞奇景,盘算着向北推进的计划。

“这里江河纵横,泡沼众多,耕种畜牧皆可。”张盘扬鞭一指,说道“尽管气候寒冷,却也能够垦殖发展。”

满人向导连连点头,说道“大人所见极是。要是按以前的耕种,稻子麦子多半是歉收或颗粒无收。但咱们有抗寒作物,黑麦土豆这两种便足够了。”

停顿了一下,他又补充道“再加上青蓄,牧放牛羊的话,也差不多。”

“湖沼众多,便发展渔业。”张盘笑了笑,说道“你们那边好好做工作,迁来此地定居的话,朝廷政策还是相当优惠的。”

向导陪着笑脸保证道“冷僧机大人已经动员了五百户,作为明年开春的第一批移民。”

张盘微笑颌首,说道“明年开春,军队也会开上来,帮助他们屯垦耕种、设村建房。”

冷僧机已经成为与纳拉忠明并列的满人大臣,凭他的狡滑和媚上,皇帝甚是看好。

吉林府不断扩大,再发展一两年,极有可能升级为省。到时候,冷僧机至少会是巡抚以下,甚于会入京作官,以满人的身份与宰桑布和并列。

而纳拉忠明则在军队中发展不错,已是副将之职,率领一支满汉混编的骑兵部队,驻扎在敦化、延吉、珲春一带。

战争已经过去了快三年,满人从惶恐到安居,从被仇恨的目光注视,到渐渐平息。

皇帝以满人治满人的策略比较成功,冷僧机、纳拉忠明等人出了大力。安抚部众,镇压不轨,该怀柔的怀柔,该震慑的震慑,保证了辽东的安定。

与对待蒙古诸部的王公一样,皇帝对这些忠心卖命的满人也不吝封官赏赐。

就连逃进辽东的朝鲜人,皇帝也优容对待,将他们变成大明子民,变成开发东北的一分子。

治理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就应该有这样的胸襟和气魄。

尽管皇帝制定了众多的规矩,什么学汉字说汉语,分屯居住,入籍考核、宣誓等等,但对于这些人来说,能够被接纳,就已经是皇恩浩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