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六章 朕的大明,华夏永盛(完结)(2 / 3)

,几乎全部用于海陆军的扩充和维持。

朝廷财政,以及皇帝的金花银,则专力用于应对大灾害。甚至于,皇帝还拿出了内帑,才终于挺过了天启十九年至二十七年这最严重的八年时间。

天启二十三年,皇帝重金求购,还附加了另外优惠的条件,橡胶种子和金鸡纳树种子终于到手。

皇帝对此欣喜若狂,立刻下旨,赏赐献上种子的法国人以重金,并同意与法国王室商谈两国签约合作的诸项事宜。

法国不算什么,皇帝盯上的是英国佬和荷兰人。而且,没有别的的条件,更让皇帝感到欣慰和庆幸。

橡胶树和金鸡纳树种子被迅速送到婆罗洲,坤甸总督颜思齐不敢怠慢,接到密旨后,立刻辟出园子试种。

这是两种战略物资,是发财致富的下金蛋的鸡;金鸡纳树,更是大明海陆军在南洋扩张并长驻的保护神。

南洋将因此而富庶,大明的科技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将因为橡胶而腾飞,而改变。

“英荷将爆发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战争,待尘埃落定,荷兰衰落,便是将其逐出亚洲的时候。”

“在南亚次大陆,将与我国展开争夺的将是英国,从现在开始,便要开始布置,开始准备。”

“霍尔木兹海峡,位置重要,与葡萄牙人联合收复,并占据霍尔木兹岛,于我国有利无害。”

“西夷的主要精力在非洲和美洲,大明帝国在亚洲的布局正在其时,要持之不断地进行,切不可松懈。”

“北方有俄罗斯国,其扩张之野心应高度警惕,不可轻视。在进军西域,以及争取漠北蒙古诸部时,要当心其插手。在东北,更应持续北进,并击破俄罗斯国南下扩张的妄想。”

……………….

皇帝在继续轻闲,但在战略层面的指导和提点,却没有停止。一个总工程师,画出蓝图即可,具体的工作,自有下面的臣子执行运作。

而且,不仅仅是战略走向,还兼有预言的性质,都在内阁、兵部备案可查。

要说轻闲,还真是冤枉了皇帝,他的精力主要放在了培养自己的子女身上。

特别是大皇子朱慈煊、二皇子朱慈煷、三皇子朱慈炯、四皇子朱慈燷、五皇子朱慈烽,皇帝亲自检查功课,并布置作业。

朱慈煊为皇后张嫣所出,身为嫡子、长子,本是皇位最名正言顺的继承人。但连皇后都能从皇帝的言行中看出,想要坐上龙椅,还需要自己的努力。

离经叛道也不是一回两回了,什么嫡庶有别,对于皇帝来说,没有什么约束力。而且,臣子已经换了数茬,对皇帝尽是崇拜效忠,迂腐之辈也进不了朝堂。

在报纸上,皇帝也不只一次地说过,以国家的强盛、百姓的安居乐为重,不会以家天下的自私草率对待任何事情。

对于皇帝迟迟不立太子,群臣是有过劝谏的。但皇帝并不为其所动,只是告诉群臣,他自然会选好继承人,不会令帝国生乱。

张嫣开始也颇有微词,尽管没有表现出来心中的不满。

但皇帝告诉她,不给皇太子名份,从长远来看,却是对朱慈煊好。古往今来,继承皇位的太子还好,若因不肖而废,十有八九的结局就是个死。

“他若自己争气,皇位自是他的。没有太子名份,也不必有太多的负担。若无心皇位,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也由得他。”

“初中毕业,游历天下,治理一地……这是朕的考验,也是对他们的锻炼。若不愿接受,也由得他们。”

皇帝的要求和条件,对皇后和妃嫔们是不加隐瞒的。说白了,能者居之,竞争上岗。

立嫡立长立贤,皇帝选择了最后一个,连群臣都清楚皇帝的心思。说实话,这不符合封建社会的传统,但却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皇帝不会太昏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