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流行和时髦(1 / 2)

枫城旧事 宁溪南 4294 字 2020-11-30

不知道出于什么道理,关于处对像这个话题再没有被提起过。

张兴兵就是个小孩子,没几天自己就把这事儿给忘了。

天气渐冷,市场上人越来越少,夏天热热闹闹的集市一下子冷清起来,空空旷旷的。

蔬菜罢园,农民都开始准备着猫冬,没有什么能卖的了。

慢慢市场上只剩下几家有执照的,到是清爽。

一早一晚山上开始起雾,地面草杆上出现霜花,落叶纷飞秋风萧瑟,树木露出稀疏的枝桠,漫山尽黄,夏日里描红戴绿的山头上一派憔悴的样子。

厂里开始一年一度的福利大派送,这也是本钢工人一年之中最得瑟的时候,大包小裹的往家扛东西。

大米白面豆油鸡蛋,猪肉牛肉,鲅鱼鲭鱼刀鱼鳕鱼,大虾,虾片,大蒜大葱白菜萝卜,苹果秋梨,海带蜇皮,腐竹豆皮,还有棉衣棉鞋。

毛巾肥皂口罩是月福利,每个月发一次,手套半年一次。女职工每月还有卫生纸什么的。其实鸡蛋也是月福利,每个月都有定量,人人有份。

家家户户支起大锅升起炊烟,开始渍酸菜,空气中都是一股白菜味,街头巷尾全是白菜帮子烂菜叶。

十月,东北的天气已经很冷了,已经飘过了小雪,而南方的霜降还没有到来。

人们已经开始严严实实的把自己和家人包裹起来,小孩子被大人裹的像个肉球式不倒翁,连低头都费劲,没办法,供暖要从十一月开始,这段时间全靠硬扛。

医院里人满为患,整栋楼里都响彻着孩子们的哭声,这是个感冒旺盛的季节。

随着初雪下来,水果生意进入淡季,刘桂新的摊子又重新摆上了蔬菜。

主要是这会儿东北地区的水果种类相当少,由其是冬天,除了苹果,梨,桔子,香蕉就没有了,夏天也不过就是多了杏,桃,李子,西瓜那么有限的几种。

西红杮和甘蔗都是当水果吃。

南方的品种除了香蕉这会儿过来的只有一些柑和桔。

不过,东北的梨品种比较多,尖把梨,秋梨(冻梨),南果梨,子母梨,香梨白梨,苹果梨。

这个年代还有没什么转基因,也没有这样那样的各种催熟催甜药剂,不管是蔬菜还是水果都是自然生长出来的,味道口感相当霸道,是后来的那些东西无法比拟的。

就比如西红杮,这个年代的西红杮当水果吃很自然,酸甜可口肥美多汁,软糯的入口即化,一点违和感都没有,可不是后来那些硬硬的煮都煮不软的东西可以相比的。

黄瓜萝卜茄子都可以随手摘下来生吃,味道都不比水果差,可惜,随着所谓科技的发展以及市场需求的增长,这些老品种都逐渐消失掉,再也吃不到了。

现在想吃东北的大豆得去美国,国内早就彻底绝迹换成了转基因。甚至所有的瓜果梨桃蔬菜的种子全靠进口。

……

这学期,学校的名字改了,本钢六中变成了矿山一中,南山的七中改为矿山二中。

街面上小卖部更多了,大都是用作废面包汽车的壳子,在里面砌一层砖头,外面刷上油漆,车窗子就成了售货窗口。楼空里马路边,只要有点空地总能多出一家来。

赵家堡中心的主马路两边,小卖部从公交站一直排到了上面的澡堂子。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琢磨着做点买卖,挣钱成为社会上的主流思想。

国营理发店相继关闭,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私人美发店,发廊,每一家屋里墙上都贴着小虎队和港台明星海报,男人烫发开始流行,发油发乳发胶成为畅销品。

市面上开始出现专门的洗化产品,奶液乳液渐渐代替了雪花膏。

男人也开始抹脸保养,开始留长头发吹大分头穿西装,这会儿发廊主要挣的就是男人的钱,相比之下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