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七章 事缓则圆(2 / 3)

独断大明 官笙 3048 字 2020-12-26

以大明现在的体量,若是财政枯竭,那造成影响实在是太过可怕了。

申用懋明白,道“下官知道,依照兵部的计划,陕西等六省保持二十万精兵,云,南保持十万精兵,其他地方都进行大幅度缩减,能将军费压缩在一千二百万上下。”

这个数字还是太高了,对现在大明朝廷来说,压力依然是极大。

不过到了后年,工部的浩大工程,灾民的移民等都将进入消化期,支出会大幅度减少,将会对朝廷的财政有非常大的缓解,咬咬牙还能再撑两年。

‘只希望未来几年灾情能过去……’

孙承宗肩膀上的压力太沉,都快让他无法呼吸了。

“再想想办法,对于其他的支出再压缩压缩,能省多少就省多少,要有过苦日子的打算,户部那边我会去走一趟……”孙承宗说道。

这也是无奈之举,申用懋轻叹一声,道“是,下官知晓。”

孙承宗抬头看了看外面的天色,刚要起身回去,突然又道“对了,天津卫的那艘大舰如何了?皇上说要起个名字,你们准备的怎么样了?”

七十丈的大舰,对明朝来说也是从未有过的,还要考虑到海战,远航等等,从材料,设计各个方面都是一种考验,聚集了大明最为顶尖的力量。

虽然是皇家政院,工部主导设计、建造,但兵部也有参与,听着孙承宗的问话,申用懋想了想,道“现在应该差不多组装完毕,但因为天气寒冷,无法下水,可能还要再等等,至于名字,有两个,一个是太祖年号,一个是成祖年号。”

“洪武,永乐?”孙承宗若有所思,旋即点头,道“倒也合适,本来我想的是景正,待试验过后,交给皇上决定吧。”

申用懋应了声,而后道“工部那边认为造船厂只有天,津卫一处不太够用,希望在南直隶,福建,以及顺化再各建一处。”

顺化也就是安南阮氏的国都,现在是大明对北安南统治的两个重要城市之一,另外一个是升龙,也就是河内。

随着大明大兴水利,现在漕运对大明越来越重要,各种船只缺口很大,同时海贸也要开启,需要的更多,建立更多的军用,民用,两用船厂势在必行。

孙承宗知道这些,点头道“好,明日我去内阁,过一下。”

“谢大人。”申用懋道,这样的船厂自然绕不开兵部。

孙承宗站起来,道“明日皇上就会入内阁,与群臣共同理政,有什么想法,明日一起进去说一说。”

申用懋一怔,旋即道“是,下官准备一下。”

孙承宗没有再多说,出了兵部,准备回转他的府邸。

今年的冬天是格外寒冷,北方还下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雪,更是将北方沉沉的压在冰天雪地中。

朱栩带着李解语与两个孩子,一进慈宁宫就不停的哈气,看着坐在桌前的张太后,喘着粗气道“皇嫂,你这宫里怎么这么冷,碳炉还是多少一些吧。”

张太后看着朱栩,又看着李解语脸色都有些发白,不免皱眉道“大晚上的你来就算了,怎么还将解语与孩子也带过来。”

说着转头看向不远处的焕儿道“再多烧几个,还有,烧些热汤来。”

“是娘娘。”焕儿连忙答应着,安排人去做。

张太后转过头对还没有坐下的朱栩道“这碳炉还是少烧一些,对身体不好,皇上你也要注意。”

朱栩听着张太后的话有些不对,瞥了眼坐在她边上,小脸委屈的小永宁,眉头一挑,笑呵呵的应下道“皇嫂说的是,日后我宫里也少烧一点,就是永宁老是嚷着喊冷。”

小永宁先是愣了下,突然大声道“我今后再也不去乾清宫了!”

张太后立即也反应过来,听出了朱栩的潜台词,皱着眉道“永宁还小,凡是循序渐进,不要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