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斩龙(万字大更)(4 / 10)

世子很凶 关关公子 12194 字 2022-09-28

为天下百姓之父母,当先内安天下,再退外敌,避免无数子民横死。

现如今,臣携西凉军五万,自配铠甲战马,为圣上平灭内乱,眼看大局将定,圣上却以无稽之谈强令臣退兵!

圣上可知,臣这一退,天下乱局便要拖延多久?

大江南北有多少百姓因兵祸变为流民,又有多少百姓因灾荒横死荒野?”

言辞激昂,虽有不敬之处,但却说道了朝臣的心坎里。

从正月初一开始,满朝文武眼睁睁看着正处于繁华盛世的大玥,在四起的狼烟中变的千疮百孔。

整个天下陷入战火泥潭,强征壮丁粮草,每天都有无数人饿死,各地起义的声音也越来越多,不速速平叛,每拖一天对大玥来说都是元气大伤。

作为这个天下的父母官,岂会不明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若是连百姓安危都不顾,头上的官帽子,乃至皇帝的帝冕都戴不稳。

满朝文武没日没夜的讨论局势,便是为了先安内部,再退外敌,把大玥恢复到战前安居乐业的状态。

眼见局势有点起色,宋暨忽然就在后面拽着了缰绳,群臣心里岂能没有怨言?

天子宋暨也明白这个道理,也从心里想攘外安内,想让百姓减少死伤。

但为君者,皇权重于一切!

天下平定后,若宋氏没了,要这天下太平何用?

这不是自私,而是君主本该如此,没有谁会慷慨到,为了百姓安危,连皇权都让给其他人。

听完许不令的言语,宋暨只是平淡到:

“西凉百姓,也是朕的子民。北齐左亲王蠢蠢欲动,调兵回防,并无不妥之处。关鸿业带着两万西凉军和府兵,足以平定四王。”

许不令上前一步:“那圣上,为何让臣远离前线,退守南阳?”

宋暨坦然以对:“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后勤调度比冲锋陷阵更重要,你年纪尚轻,不能只凭匹夫之勇冲锋在前,亦要多磨砺这方面的本事……”

“圣上只是怕我许家造反!!”

宋暨正在解释,昂首而立的许不令,忽然朗声大呵,压下了宋暨的言语。

声若雷霆,在空旷大殿中极为响亮,认真聆听的臣子都被吓的一哆嗦,继而便是满眼错愕。

关鸿卓吓了一跳,反应过来后,怒目而视:

“许不令,你放肆……”

许不令没搭理关鸿卓,转过身来,面向满朝文武:

“所有人心知肚明,何必在这朝堂上遮遮掩掩!

西凉军奔行三千里,来到武关抛头颅洒热血,为的是大玥的太平。

只因为我能征善战,连克南阳和襄阳,忽然就强令西凉军滚回西凉,能是什么原因?

我许家坐拥十二州之地,手握二十万重兵,兵强马壮、功高震主,早已遭人猜忌。若我再平灭四王,收拢兵马树立威信,关中军便压不住,圣上怕我许家造反!

除了这个原因,还有什么能让圣上,下这道近乎荒唐的圣旨?”

怒声呵问群臣,文武百官却是呐呐无言,不太敢回答,毕竟这就不是该摆在台面上说的话。

关鸿卓脸色憋的通红,怒声道:

“你胡说八道!圣上岂会……”

许不令双眸带着锋芒,扫视满朝文武: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此理自古有之;但我要问一问你们,我许家可曾造反?

甲子前开国,我祖父许烈屠户出身,征战数十年官拜大将军,统领大玥兵马近百万,如今的辽西军、关中军、西凉军,皆是我祖父手下兵马。

我问问你们,我祖父当年可曾愧对孝宗皇帝分毫?”

群臣默然,对于大将军许烈,天下三国,上到帝王将相、下到市井百姓,没有一个不服气的,人家就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