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圣旨到了(1 / 2)

开原,等待朝廷封赏的日常并非是轻松快意的,至少李思齐是这么认为的,打完了扎鲁特部之后,他多出了一堆事情要做。

要和李成梁和马林串口供,要接收一批李家的子弟,安置府兵家属,还要抽出时间练兵,关心一下府兵们的收成,每天根本忙不开。

好不容易把一摊子事情处理的差不多了,刘兴祚又要大婚。

刘兴祚的爹死得早,正所谓长兄如父,李思齐作为大哥自然要帮衬着安排婚事。

又是一通忙活,才把刘兴祚的终身大事给解决了。

李成梁塞过来的李家子弟不愧是出身将门的,管理那些卫所兵是井井有条,减少了很多麻烦事。

李思齐基本上把卫所军都放给了李家子弟,自己专心管理府兵,刘兴祚作为政委和监察巡视全军。

趁着这段时间修整,李思齐从前世的教员语录中截取了一部分来教育士卒们,反复向士卒们宣传辽东军民一家亲和保家卫国的理念。

这般忙忙碌碌的日子过了一个多月,即将步入万历三十年的时候,皇帝的封赏圣旨到了。

“大哥!朝廷的使臣来了,已经到了门口。”家丁连连长恩索向李思齐汇报。

“还愣着干什么?快迎接使者,快更衣。”李思齐一边说道,一边让旁边的侍女给自己换上官服,准备接旨。

朝廷前来宣读诏书的使者,一路畅通无阻的来到李思齐面前。

“你就是开原千户李思齐吗?”使者是宫里的一名宦官,上来就问李思齐的身份。

“在下就是李思齐,内官一路从京师到我这里来,一路辛苦,我已经备下酒席,为内官接风洗尘。”李思齐说道,不敢有丝毫怠慢。

这个钦差,代表的是朝廷、是远在京师的皇帝,李思齐不得不暂时低头。

“李千户,这接风洗尘之事,可以放到后面来,奴婢是奉了陛下的旨意,前来开原宣读诏书,还请李千户接旨吧!”宦官说道。

李思齐急忙跪下道“臣李思齐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开原千户李思齐将门子弟,为国戍边,满门忠良;击溃去岁犯边扎鲁特部,斩虏首级一千六百余级,扬我国威,特升为游击将军。”

“臣李思齐叩谢皇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李思齐纳头便拜,山呼万岁。

“李游击快快请起,这是陛下的诏书,你呀!收好。陛下可是想见你一面呢。”宦官上前搀扶起跪在地上的李思齐说道,将诏书塞到李思齐的手里。

“有劳内官前来宣旨,酒席已备,随我一同入席。”李思齐说道。

“那奴婢就,恭敬不如从命。”

“恭喜李游击再进一步,两年升游击,您算是少年英雄,前途无量呐。。”酒席上,宦官举杯向李象庆贺。

“谢内官!举杯饮满此杯!我这里没有什么好招待,只有些粗茶淡饭,还望内官不要嫌弃。”李思齐端起酒杯客气道。

平日里李思齐生活比较节俭,每餐伙食限制在三菜一汤以内,要么就是直接和府兵们一起吃饭。

如今为了招待内官,算是相当的破费,花了平时一个月的用度。

“不知内官刚刚说的皇上想见下官是怎么个说法?”等气氛差不多的时候,李思齐才抛出了这个疑问。

“皇上的确想见您一面,不过不是直接给您下旨,而是希望您跟随您外公和女真部落一起去京师朝见皇上。”

宦官一五一十的把皇帝的打算给说了出来。

“好!多谢内官提醒!”李思齐得到了内幕消息,立马敬了一大杯酒。

宦官临走之时,李思齐还特意给他包了一个红包。

送走了宦官,李思齐立马就去拜见李成梁,自己完全看不透皇帝的想法,还是得问一问家族的老狐狸,相比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