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回归(1 / 1)

元符三年九月,大宋神器再度移主。

这个消息,如同飓风般在大地上传开,其他诸国震动不已。

新帝便是以神武闻名诸国的燕王赵佖!

燕王登基,采用始创年号元狩

从之前大宋新帝的所做所为来看,诸国不难推出,这将是一个雄才大略的皇帝。

但没等他们缓过来,大宋新帝登基的第二年,便力排众议,宣布了一件震动天下的大事

迁都幽州燕京!史称北京。

与此同时,说出了那句让无数仁人志士热血沸腾的话语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然而迁都后,大宋新帝却出乎所有人预料沉默下来,十年没有对他国用兵。

这十年时间,敖烈苛除弊政,亲自制定新法并进行改革。

因为新法触动庞大士族利益,有人揭竿而起,起义不断。

但无一例外,被敖烈派遣铁骑强军无情镇杀。

没有半点情面,大军所过之处,逆贼片甲不留,连根拔起,夷灭九族。

杀的那叫一个白茫茫真干净!

天下为之胆寒,有人将敖烈比作桀纣。

但无论谣言如何四起,新法却如期推行。

于是,经过了十年新法改革,大宋变的空前强大。

又过数年,辽国因昏君当位,治下女真部族起兵伐辽。

敖烈对众臣言时机至也。

整顿兵马,未经几场血战,便与女真平分大辽国。

后亲率无双铁骑征伐女真大军,均大获全胜。

未过年载,敖烈活捉女真首领完颜阿骨打,以天子佩剑龙渊斩之。

取下其头颅,命人做成酒杯,收藏皇宫。

再败女真残军,尽数坑杀之。

下令亡族灭种,凡是女真部落孩童高于车轮者皆杀之,余者贬为奴隶,遣送于大宋全境。

这一举,另其他诸国胆寒。

当是时,西夏国联合大理国,分头出击犯边,来势浩大。

但被大将金阿大与金阿二逐个所破。

两国与大宋对战数年,终于耗不过大宋。

大理君主段誉举国而降,削发为僧。

西夏依旧顽固抵抗,敖烈亲率大军,未过半载便击破国都,西夏王室满门抄斩。

就在与大宋比邻的剩余诸国湍湍不安时,敖烈终于停下征伐的脚步。

这让诸国松了一口气!

此时,已是元狩二十年。

却说燕京经过二十余年经营,已是煌煌帝都。

其繁华程度,远超当年汴梁。

皇宫,御花园。

一位穿着华贵的美貌女子亲昵的挽着敖烈手臂,悠闲漫步其间。

未行至片刻,便听那女子道

“陛下容颜还是如往日那般未有变化,可是臣妾已经开始老了。”

敖烈看了她一眼,笑道

“爱妃何处此言?在朕心中,你还是如初见那般美貌。”

说着这话,敖烈眼中闪过一丝追忆。

来到这个世界已是二十年了,这二十年间所发生的事情恍若做梦。

简直是另一段人生!

当然,他在这二十年里所做的事,也获得了海量的命运点。

时至今日,诸天命运轮盘突有异动,他顿生感应,只怕不过多久他就要离开此界。

所以叫太子来御花园,提前透露风声将要传位给他,让他好做准备。

登上皇位,自然不可能无后!

太子是敖烈与一个江南大氏族之女所生。

太子也是敖烈亲自培养,年幼时便带其南征北战,乃是真正的蛟龙心性。

只待登上皇位,便是真龙。

除此之外,敖烈还娶了梅兰竹菊四女,封为贵妃,也都各有所出。

而眼前这个女子,赫然就是初至此界不久在无量山剑湖宫遇到的钟灵。

在敖烈登基不久,还未迁都燕京,此女游历中原。

寻至汴梁,终见敖烈,自然花开结果,成为其妃子。

今日她在探望被收容在燕京大寺的段誉后,也巧至御花园散心,故便与敖烈相遇。

虽然二十多年过去,但钟灵因为保养得当,又修上等内功,容貌其实没有多大变化。

仿若花信年华的美貌女子,且保留几分特有的婴儿肥,肤若凝脂。

娇憨中又夹杂着几分熟妇的妩媚,端是勾人心魂。

钟灵听到敖烈的话后,温柔的道

“陛下的话让臣妾想起当年陛下所作的词句

人生若只若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现在想来,天下间只怕没有如臣妾一般幸运的女子了。”

敖烈闻言,刮了刮她的鼻子,不由调笑道

“那爱妃还不请朕吃瓜子?”

“陛下莫要取笑臣妾了。”

敖烈的话让她也想到当年旧事,耳根染上一层粉霞,有些羞赫回道。

见她如此模样,敖烈也不由心中一荡,问道

“段誉最近还好吧?”

因为敖烈的原因,所有人还依然以为段誉是段正淳之子。

“多谢陛下关心,哥哥他还好。”

钟灵低声一叹道。

如此模样,敖烈心中了然,段誉只怕过了不好。

其实这也很正常,既入尘世,便有纠缠,又怎会那么容易放下一切。

何况段誉又是一国之君,更是如此。

敖烈也不想在这方面多言,于是便要转移话题。

但就在此刻,有一道人影向敖烈二人跑了过来。

速度极快,显然武功极高,却是一个十八九岁的少年。

生的星眉剑目,面容英俊,身材高大且修长。

细细一看,相貌与敖烈所占据的身体有六七分相似。

正是当今大宋太子赵乾。

他跑了过来,面色恭敬,对敖烈与钟灵拜道

“见过父皇,钟姨娘。”

敖烈淡淡的嗯了一声,钟灵也是含笑点头。

钟灵明白了敖烈应该与太子要在花园议事,便找了一个借口离去。

待钟灵离去,敖烈看着眼前的太子,心生感慨。

可以这么说,眼前的太子是算作他第一个孩子。

屏退生身后众宦官,敖烈抬头仰望蔚蓝天空,太子恭敬侍立。

下一刻,敖烈平淡的道

“太子,朕不日便要将皇位传给你,你回去好好准备。”

太子赵乾闻言,面色巨震道

“父皇,您春秋鼎盛”

但没等他说完,敖烈就挥手打断道

“无需多言,回去后好好准备,登基后放手去干吧。

如今大宋强盛,国民富足,你继承的这个天下可称的上富足强盛。

但父皇亦要提醒你一句,莫因此骄纵。

当年父皇带你征战西夏时,说过一句话国虽大,忘战必危。

如今父皇就再送你一句话国虽强,好战必亡。

你继承皇位后,不要整天想着开疆拓土,以显赫赫武功。

警记施政要以人为本,民为水,君为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言尽于此,你去吧。”

听着敖烈谆谆善诱之语,太子虎目盈泪,哽咽而说不出话来。

“儿臣必将牢记父皇之言,儿臣告退。”

说完,忍住眼泪躬身一拜便离去了。

看着他的背影,敖烈微微一笑,暗叹自己竟然也会有多愁善感的一天。

但片刻后便收敛住情绪,心神再度变的沉静。

毕竟该做的该说的,早已经做过,后辈再守不住江山,也不管他的事了。

元狩二十年五月,宋武帝赵佖,功参造化,力排众议,传位太子赵乾,尔后于殿中化虹而去。

群臣大惊,许多亲眼目睹者,心生弃官求道之念,以至天下道风大涨,但百年间无一得道者。

后世史书记载

“大宋武帝,原为宋室子弟,身份贵重,少患盲疾,天资过人…”

“…初辅宋哲宗,抵御西夏,以异象显,御异族于关外,仁厚无双。

宋徽宗继位,自感德行有亏,遂禅位之,帝继位而迁京。

定边疆,伐大辽,灭西夏、平大理,余者诸国皆服。

混一宇内,圣明无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