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皇宫,含元殿外。
朝礼号角奏起,大臣们从宫门鱼贯而入。
按照惯例,离皇帝来殿的时间还有一段距离。
相熟的大臣们不由开始相互小声交谈起来,气氛变的有些热络。
自敖烈那日占据了杨侗身体后,这还是第一举办朝会。
由于敖烈一月前的种种举动,现在这次朝会的举行意义非凡。
在所有大臣们的心中,这次朝会代表着杨侗诛杀王世充后独自掌权的开始。
因此,大多数还忠于大隋的臣子们议论间,无不面色激动。
相互讨论的话题自然多关于此。
这其中有一个老臣,被诸多大臣围着。
他叫元文都,与王世充一起扶持杨侗登基,对杨侗算是忠心耿耿,现被封为鲁国公。
元文都无论在正史中还是原著中,都有记载其组织刀斧手埋伏在皇宫外准备斩杀王世充。
结果皆被识破,然后被王世充杀了全家。
此刻,元文都被众人围着恭维,也不禁面色激动,盈泪于眶
“陛下果然不负老臣所望,诛杀了王世充这个奸逆。”
在这些旧隋大臣的另一边是李密与独孤峰,他们算是朝堂另一股势力。
二人相谈也是甚欢,谈到敖烈时,畏惧则多大于恭敬。
他们身后,则各是自己原先就拥有的势力之人。
如李密身后,有徐世绩,程咬金,秦叔宝等众。
除却这两簇颇大的人众,还有两簇小众。
一簇是有三人主要组成。
其中一个黑甲壮汉很是显眼,身高九尺,就如一尊铁塔般屹立在场中。
在他身旁,还有着一个瘦小的汉子,面容与那壮汉有些相似。
二人形态对比,显得很是怪异。
三人中最后一人,则是留有美髯的中年人,气度儒雅,不时抚须,显得从容而自信。
另一簇则是两人。
是为两个青年,一个浓眉大眼,另一个文质彬彬,俱都气度不凡。
正是李靖与长孙无忌二人。
自那日李世民被杀,敖烈后来也问过这两人,经过一番思虑,二人表示臣服。
李靖主要是因为红拂女同样落在敖烈手下,所以不得不臣服。
而长孙无忌,似乎也并不想死。
李靖环视了眼朝堂众人,对长孙无忌小声道
“辅机兄,陛下手下人才济济,天下归一不远矣。”
长孙无忌原本微闭着眼,听得李靖所言,睁开眼道
“的确如此。”
又把目光投向李纲,接着道
“不说李密原先的部下,便是金将军兄弟与李军师,都是世间不可多得的英杰大才。
三人组合,可平天下。”
李纲感受到长孙无忌的目光,对长孙无忌颔首微笑,以作示意。
长孙无忌连忙回以敬意,尔后收回目光,接着与李靖小声道
“我等受陛下之恩赎免死罪,接下来需得好好表现,以为陛下宽心。”
李靖知道长孙无忌这是场面话,其意是不想再多谈,便点点头也不在多言。
突然,一道奸细的嗓子响起
“百官觐见。”
众臣一听这声音,面色一凝,迅速整理好衣冠神情,迈入殿中。
“臣等参见陛下,祝陛下万福。”
“免礼。”
一道清朗中富含威严的声音从上传来。
“谢陛下。”
众臣抬起头来,便见上方龙椅上坐着一个身穿黑红相间龙袍的少年。
头戴着十二冕旒(liu),十二串缀珠后,那淡漠的眼神充满无上威严。
众臣感觉被这双眼神俯视过,仿佛自身化作了蝼蚁。
长孙无忌压下惊骇,心中暗叹
‘秦王败的不冤,杨侗更具帝王之相。’
就在此时,便听坐在上方的那位少年天子出言
“而今天下逆贼四起,欲亡我大隋。
朕以未及弱冠之年,上承天命,初践国祚。
还请众卿与朕齐心协力,平定天下,以告慰列祖列宗。”
下方众臣俱都躬身闻训,知道这是仅仅是开篇之言,在话音落后,连忙道
“臣等必忠于陛下,以尽绵薄之力,万死不辞。”
敖烈点点头,又接着道
“君民建国,教学为先,朕恭承洪绪思弘大训。
故即日建百家学宫,且与三月后再开科举,无需投碟,分科取仕,择优取之。”
一听敖烈这话,下方大臣们徒然间变得有些骚乱。
这位少年天子是要复兴百家啊!
李密眼底划过一丝阴沉,如此政策,那些寒门之人岂不是有了进身之阶?
他出生于四世三公的贵族家庭,自然对这种政策最为抵触。
之前虽然杨坚也开科举,但参加科考需要五品大员的引荐,也就是投碟。
长孙无忌也是面色一变。
他知道今日朝会上,这位少年天子必然会有着大动作。
但这般政策一出,不怕洛阳群臣心生芥蒂么?
忽然间,他脑海中突然产生一个念头。
莫非这位陛下想乘天下大乱,以当下领土为试点,等来日争夺天下后,再广而推之。
长孙无忌眼中闪过一丝钦佩!
这位少年天子实在是大魄力!
现在的确是一个好时机,可以乘着社稷不稳而下肃杀令。
当然,这位少年天子敢这样做,一是自身实力高绝,二是手上有过硬的兵权。
同样也有很重要的一点,此政令一出,不少魔门中人定然大举来投。
魔门是江湖上不可忽视的一个庞大力量,下到贩夫走卒,上到达官权贵,都有着不弱的影响力。
但,要想快速实行下去还需要一把刀!
一把专为此事而出鞘的利刃,完全掌握在这位少年天子手上,与军队相辅相成。
念头及此,长孙无忌眼中闪过一丝火热。
敖烈听着下面的微微骚乱,眼睛一眯
“肃静。”
这声音一出,众臣只感觉心口一闷,连忙闭嘴。
都知道现在不是反驳敖烈的好时机,这位少年天子第一次实权临朝,谁当这个出头鸟谁完。
又听敖烈道
“天下大乱,蟊贼四起,朕心难安,故今日建锦衣卫,是为朕侍卫亲军。
设指挥使一人,位三品,诸卿可有自为者或有良才举荐?”
这话一出,又是让下方众臣惊讶不已。
一些老谋深算的大臣,心中模糊感应到这个锦衣卫在此时建立将会起什么作用。
独孤峰心中微微有些不屑,他身为四大阀阀主,可不屑这种阴私活计。
当然,他脸上不敢有丝毫表现。
敖烈眉头微皱,没想到这满朝之人竟然这般抵触。
但就在他面色微沉之时,一道清越的声音响起在朝堂上
“臣长孙无忌不才,愿为陛下分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