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决定(1 / 1)

依旧坐在马车中的崔姓老者,苍老的面容充满了惊骇之色。

直到敖烈离去数十个呼吸后,他才回过神来。

并回想刚刚在使用念力强行困住敖烈一瞬之时,识海突然刺痛一下。

然后,那原本笼罩整个马车空间的念力就溃散了。

念头及此,崔姓老者有些昏黄的眼珠,更是紧缩,如同见了鬼一般

“不不可能

这个二皇子李珲烈竟是修行者,还能破开老夫的念力幻境。

那岂不是说,这个二皇子有着洞玄巅峰境界的念力修为——”

深吸一口气,崔姓老者压下心头震惊,

半响后,他冷哼自语道

“若不是此番动手,准备以道术控制此子。

却是无法发现这位身居冷宫多年的二皇子,竟隐藏了这般实力。

似乎,连陛下都不知晓”

想到这,他苍老的面容露出忌惮之色

“这般能隐忍的心性,若让此子得势,那还了得。

不行,绝对不能让他成长起来。

眼下也不能张扬,二皇子必须得成为我崔家的一颗棋子。

必须迅速把消息得如实传送回去,让家族知命境界的供奉出手——”

数个时辰后。

大唐宏伟的皇宫深处,一间偏殿中。

敖烈盘膝坐在床上,胸口起伏不定,双手结印。

以他为中心,一缕缕的天地元气被吸纳而来,如同一个平静的旋涡。

时间缓缓流逝。

仿佛不知过了多久。

蓦然间。

敖烈睁开双眼,一道银白色灵光从其瞳孔闪过。

与此同时,他身上的气质变的出尘且贵气逼人。

敖烈感受着经脉中流转的灵力,脸上露出一丝满意之色

‘不错,此界天地灵气的质量,是要比诛仙世界高几个档次。

短短数日,运用西游世界人族之法,现在我的境界应该是为此界知命境。

但实际战力,估计能媲美此界第六层无距,天启等。

毕竟使用西游世界人族修炼之法,可使生命层次蜕变,肉身与意识都兼顾’

‘而若想要突破知命,达到相当于此界第六层道门之天启,书院之无距。

也即是西游世界中的地仙境。

估计还需数月到一年积累,毕竟这具肉身的底蕴有点差。

并且,想必我若突破至地仙境,昊天神应该能立马察觉到。

此界这个昊天神本质就是天意有了意识,并与人族信仰融合诞生的神祇。

因此,凡是修炼到一定层次,必然会被祇感知。

这个层次,应该就是此界第六层无距等境——’

敖烈突然念头一动

“此界人间最强之人夫子,应该也是自悟类型西游世界人族修炼之法。

这点从在原著中记载便可证明,一是主角宁缺所修的书院小师叔的浩然剑法,也是走灵气入体之路。

那柯浩然想必修炼有成,发现此界被昊天神所带歪修炼体系,估计才愤怒战天。

二是夫子以戒尺千里遥控驱打当代知守观主陈某,这不是以灵力奴御法宝是什么——”

想到这,敖烈不禁对这位在原著中描述的人间最强有了几分兴趣

‘这个夫子还是有点意思的,在原著中记载才一千余岁。

博览群书与观看天书后,想必另辟蹊径,自创修炼法并修至天意化身昊天神也忌惮的程度。

其天赋才情超凡,放在西游人族中,定然也能成就不低。

受困于小世界,倒是可惜了——’

念头至此,敖烈摇摇头,不在想这些,转过来思考自己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现在想要得皇位,以我的手段,杀死唐皇轻而易举。

但这样阴私手段不可取,毕竟唐皇还是此具肉身之父。

并且,这样也不能让世界轨迹转变最大。

经过几个世界来看,越是让世界变动的大,命运点就越多——’

‘所以,下一步还是先离开长安城。

毕竟,唐皇给这具肉身的爵位,应该也就是郡王。

封了郡王后,再谋求出长安,去封地打造几支能为我征战的道兵——’

一道道计策在敖烈脑海中清晰形成,他面色却显得惬意。

因为以他过往穿梭几个世界的经验,当下的局面,对他而言简直不值得一提。

总而言之,就是先培养一支能被他掌控的、可屠宗灭派的道兵大军。

有了这样一支大军,其他一切好说。

而想自己培养大军,必然不可能留在长安。

就在敖烈思考下步计划时。

皇宫御书房中。

房间内宫灯明亮。

已有些老态的唐皇李仲易,正端坐在御桌后,手中拿着一只毛笔在挥毫。

神情专注,显然其颇喜此道。

‘陛下。’

一道从某处黑暗中传来的阴柔声响起,显然是内侍出声。

“今日何事禀报。”

唐皇李仲易头也不抬,应了声后淡淡道。

这是他的习惯,一般在夜晚临摹名家之字时,同时听取隐密内侍汇报长安城中一些他需要关注的事情。

虽然性格素来仁厚,但作为帝王,必然不能缺少这些手段以掌控局势与人。

“回禀陛下,今日朝中官员并无要闻。

倒是二皇子殿下,在下午出宫了——”

“哦?”

唐皇李仲易听到二皇子三个字,眉头微皱,思绪流转。

脑海中不禁回想当初那么一个夜晚,他醉酒冲动而御了一个崔家妃子身边的侍奉宫女。

后来这位后宫女子诞下一子,当时他还颇为开心,也将其封妃。

但自遇到他现在的皇后夏天,李仲易便对其他女的彻底没有兴趣了。

所以,基本就没有去看过自己这位意外而生的皇子。

后来因其母对皇后夏天所行诅咒之事,一怒之下,便将这对母子全部打入冷宫。

虽知这位皇子一直未夭折,但他也从未召见过。

臻至数日前有人进言,才让他认真关注了下。

想到毕竟也是自己的血脉,如今还是长子,所以李仲易准备让此子在长安开府。

内侍不知道唐皇的想法,但在见唐皇面色微动后,多年侍奉经验让其心领神会。

于是又接着道

“二皇子殿下出宫后,先是去了红袖招。

然后在长安街上闲逛,并上了清河郡崔家的一架马车。

马车中坐的,应该是数日前崔家来长安城一位族老——”

听着内侍如事实般的汇报,唐皇李仲易面色阴沉了下来,且脑海中有着数个念头,

“原来如此,朕道为何林正玄突然为身在冷宫素未谋面的李珲烈出声。

想来应是背后崔家指使的,哼,朕还身体康健,这崔家就开始为朕谋划后继之人。

倒是煞费苦心了,真是朕的好臣子,真是好大的胆子——”

想到这,他心中作出了决定

“这李珲烈自幼在冷宫长大,应是没什么见识。

正好朕也不知道怎么面对此子,不如不见。

就封个郡王打发出京吧,断了一些人的念想。

太子之位,只能是朕与梓童的皇儿琥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