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小李探花郎(2 / 2)

秦萌寻梦 轼清照白 2768 字 2021-05-11

李寻欢更是令人唏嘘不已。

此书开篇措辞华丽,通俗易懂,与时下的长文纪录文字表达大有不同。。

评书起源于春秋,它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口头文学。

战国时,诸子百家游说诸侯,经常旁征博引,用故事做比喻。

后来形成许多脍炙人口的成语,象“怒发冲冠”、“刻舟求剑”、“滥竽充数”等,实际上这就是早期的评书。

一众酒客、酒保、女侍听的如痴如醉,他们那里听过那些秒杀的武功是这样神奇?

苗疆“极乐峒”五毒童子的门下四个恶心大汉小孩也让他们印象深刻。

每个人都是刻画的异常清楚。

小三儿讲的引人入胜,连那些不动如山的老者都引入了书中紧张的发展中。

“李寻欢暗中叹了囗气,道“想不到!……“

他只说了三个字,就立刻停住了嘴。

因为他已发觉查猛是再也听不到任何人说话的声音了……”小三儿说到这停止了“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小哥儿,继续说呀……”

“对啊……继续继续……”

“给你打赏,继续讲……”

“咣咣咣!”小台子上铜钱不停飞来,还有很多金饼。

“诸位客官,一天两章,不能再多了,小生的咽喉也顶不住啊~”小三儿故意沙哑地说话。

“小子,你这太狠毒了,勾起了老哥的好奇心,今晚睡不着了!”

“睡不着就和婆姨多办事呗,多生几个哇……”旁边的人嘿嘿笑道。

“小哥儿,真的不能再说啊?”

“不能!”小三儿把折扇一收。

“小兄弟,老夫想问一下,探花是甚?”蒙门女子那案几的老者捋着胡须道。

果然,小三儿把皇帝已经改了王,还是有人注意到了。

“状元探花榜眼乃是科举取仕的前三名。百人张名金榜,中者前三名骑马大红花披身游街示人,有诗为证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人生四大喜也!”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众多酒客喃喃自语。

“好——采——”酒客轰地喝彩。

“当浮一大白……”

“叮……”

“酒保,上酒,兄台今天不醉无归……”觥筹交错之声连绵不绝,纷纷扬扬议论起评书中的人物,诗词,还有科举取仕的这个重磅深水炸弹。

“师伶,走吧!”老者带着蒙面女子走了。

“小宝儿,走喽……”

见到她低声嘀咕着此人甚可恶,讲故事只说这么点,筷子用力戳着羊肉骨头。

小三儿走后,有几批人陆续鬼魅般离去。

回到家中,没有多久,西门沉重的脚步声响起。

“公子……公子……你的债主上门收债来哇……”

西门大官人顶着两个熊猫眼,惊魂未定地狼狈地滚了进来。

“谁?扯蛋,本公子那来的债?是谁?我不把他的牙剥下去跟他妈妈姓。”小三儿猛地从太师椅上站起,卷起衣服就要冲出去。

“是一个小丫头片子和一个白发老头,哟~疼呀……”西门按着红黑的眼角,脸上疼的抽搐了几下。

“谁?是否总角小儿?”小三儿听着,脸上突然间一变,脚步一收。

“是有角的……哟,咝……”西门大官人不停叫着。

“闭嘴,一点小伤叫个春啊,乃乃的,这小妖蛾子来做什么?”小三儿忍着笑意,板起木脸,喝了一声。

“公子,不是,这小丫头片子,打着……咝……俺觉得忒痛……哟……”西门眯着眼,嘴角猛抽搐,口连声咝咝吸冷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