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半夜茶场读《论语》!(2 / 3)

山涧之三教九流 柳硫 2841 字 2021-05-12

是改变茶叶的滋味,发酵愈少,制成的茶愈接近自然的风味,发酵愈多,愈接近人工的味道。

因此红茶常被拿来调味,而绿茶却较少这样做!

乌龙茶属于半发酵茶,鉴于绿茶和红茶之间。

按照秘制乌龙茶方里的要求,需要发酵大约五个小时左右。

现在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也就是说需要到两点才行!

其他人可能很难熬,柳沧海却无所谓,他上次在桃花林里读《孟子》,进入了一种玄奇的状态后,他又多了一项一边读书,一边默默修行《浩然养吾经》的本领,而且两者似乎是相辅相成的,他读书的时候修行《浩然养吾经》的速度要比平时快一些,而他修行《浩然养吾经》的时候,读起书来思维灵敏精神抖擞!

夜静山空。

青牛趴在茶场的空地上,柳沧海在房间里读书,同时修行《浩然养吾经》。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人之方也已。”

……

柳沧海读的是《论语》,郎朗的读书声响起,可惜只有青山能见。

他之前读的《孟子》主要是记录孟子的思想,而《论语》则是记录孔子以其弟子的言行。

“吾日三省吾身”,基本上每个人都知道,但是很多人都忘了这句话是谁说的,甚至有些人只要看到这种,就以为是孔子说的,其实这句话是曾子的名言,强调儒家内省、修养,他自己也以此严格要求自己,告诫人们做人不要自欺,要天天反省自己,做事要谨慎。

第二句是讲怎样对待学习的问题,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处不求安宁,勤勉敏捷地做事,谨慎地说话,又能经常向有道的人学习来纠正自己的错误,这样可算是好学了。

孔子对学习有很高的要求,要求自己不停地学少说话多做事,颜回身处陋巷箪食瓢饮,却追求完美的精神生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第三句是讲的‘仁’!

所谓“仁”就是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使别人事事行得通,能够就眼下的事实脚踏实地一步步去做,可以说是实践仁道的方法。

孔子的一生都在颠沛流离中度过,之所以如此,并不是他不喜欢有好的生活环境,他为的是向各国统治者推行自己“仁”的思想,实践自己提出的“仁”。

仁德的起源和推广都要从自己做起,自己做好了,再推己及人,彰显仁德。

……

柳沧海之前读《孟子》的时候,领悟到读书在精而非是多,所以一直反复读着《论语》。

不知不觉中就到了半夜两点。

柳沧海精神状态依然很好,茶叶也发酵得差不多了,下一步就是‘杀青’!

所谓杀青,就是利用高温,杀死叶细胞,停止发酵的进行。

杀青有三种方法,一是用炒的方式,称为炒青,二是用蒸的方式,称为蒸青,三是用烘的方式,称为烘青。

柳沧海采用的事炒青,炒锅加热后,把茶叶到在里面,用手在炒锅里翻炒、揉捻茶叶。

等茶叶表面有油光的时,静置一会让他回潮再过火,反复三次后才算完。

最后一步就是烘干。

柳沧海把炒好的茶叶在烘干机上烘干,然后把茶叶分成一大一小两份,用专门用来包茶叶的纸把茶叶包好。

出自体验人生的秘制乌龙茶就大功告成了!

柳沧海带着包好的大分茶叶骑着青牛回山,小的那包留给了柳兴旺、肖红霞,毕竟茶叶、攻击什么都是他们的。

走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