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十三爷受教(二)(1 / 2)

江边渔火 普岩祺 1687 字 2021-07-01

将军自军中来自然知道粮草对军队的重要,教军士们种优质的粮食。给军士们良好的抚恤政策,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安心。想办法安置好伤残的将士退役以后的生活。这些都是可以由十三哥做的,别人做也不会有十三哥做得好。

听了这个十三爷来了精神,对啊有时候越想留下的,反而不如放下。能有事做还是为军队做事,一样的没有离开军队,小晚儿笑呵呵地望着十三爷,好一会儿十三爷才回过神来。他对小晚儿说“你一定有更详细的计划,能全面细致的写给我吗?”

小晚儿说“十三哥要是能帮我做肉糜,我就考虑写一份。”十三爷当即表示可以,但是请小晚儿教他怎么做……

这天晚上志远法师如愿的吃到了新奇的肉圆!鱼圆!不要青菜,只要吃肉丸。鱼丸也行。好吃!

自那日后十三爷比任何时候来得都规律,早饭前到,吃过早饭,然后书房里跟小晚儿谈话。吃过午饭,十三爷会回去。晚饭前会过来在书房,教小晚儿练会字或画画。日子过得看似很悠闲,其实随王爷来的人可是累坏了,每天都得把王爷带回来的信息,整理归纳总结,然后再按实际情况进行改进。然后再按照官方的文本,写出来以备将来王爷用时呈报上去。

本来对于十三爷的智囊团来说不是什么难事,主要是十三爷带回来的事情都是颠覆他们的认知的。这种震惊让他们受不了,总是先自己消化好了再按照理解,结合大冉朝的实际情况,写成文本。这里面最想见小晚儿的有一个人就是十三爷的老师,傅先生。先帝的老师后在太后的邀请下给十三皇子启蒙,再后来随十三爷上了战场,当了十三爷的军师。

您一定以为是位白发苍苍的老者,错是位中年人。先帝敬爱有学问的人,傅先生是少有的博学的人,先帝发现他时他就是国子监里小字辈的先生。皇上爱听他背书,就请他来做了先生。遇到书本上的知识都是,他道出来不用翻史书。后来去给十三爷启蒙了,后来才有李翰林接替他常伴先帝左右。这位傅先生可以说文韬武略,饱读诗书,可即便如此也没有小晚儿的知识超前。特立独行才思敏捷,对事物的穿透力很深,这是傅先生对小晚儿的评价。但是傅先生怎么也不回想道这么精深的见解和道理是从一个十二岁的小姑娘最里说出来的。

还有一位想认识小晚儿的人就是,王爷的总管冉书恩。忠义王府的大总管,没有王妃之前王府的事情都是恩大总管一手抓。后来有了王妃恩总管才只管外院,内院的事是王妃自己带来的人在管。不过因为是皇子府所以太监还是很多的。这位大总管原就是十三王爷在宫里的总管。十三爷出京,他出宫去了十三王爷府,可以说这十年都是他在十三王府支撑。这回王爷回来,恩总管是说什么都要跟着王爷,这才有来济州。

本来十三爷的排场还是有的,可因为是去了大相国寺,所以就减免了,住在寺里就收减了许多规矩,按照寺里的食宿。本来以为会很差,结果出乎意料吃的很新鲜。主持的伙食就更是奇特,总有稀奇古怪的好吃食;再后来去城里好吗,开眼了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十三爷不在新府吃饭,总去隔壁吃。如今的朱家巷,小晚儿家这边只有小晚儿家了,其他的人家都被请走了,只不过没合在起,外人看起来是几家。其实内里家家相同,王爷啊住一城也没有人敢说什么!所以原来的人家清走里面的东西,都是王府的归置。王爷的用的自然不能差,可是遗憾得很,王爷不在家里用,都是去了李家。

王爷去时都是一个人,除了前院送食材接触到李学文,再也没有人了。但是恩总管认为一定有高人,要不王爷不会过去吃饭,而且志远大师那张嘴能说出好吃,就一定很好吃这是毋庸置疑的!既然有这样的高人就不能错过,一定得带回去不能浪费人才啊,也不能让王府错过招揽人才的机会!因为连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