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有点慌(1 / 2)

回答完记者的提问,另一边的首映典礼已经开始,依旧是同样的节奏。

导演、演员到舞台上一阵说,谈拍摄过程中的趣事,还要其中的辛苦。

最受关注的,自然是舒畅,还有导演陈可辛,这位来自于香江的导演。

主持人依旧是经纬,只见她侧身面对着一众主要演员,问道。

“那舒畅呢?这次你可是《时间规划局》的制片人,有什么样的感觉?”

“感觉的话,就是制片人真不是个轻松的伙计,不但忙,往往还让人无从下手。”

“能和我们具体说说吗?”

“主要是制片人的工作,统筹整个电影的拍摄,还有负责各方面的沟通。

我们有着非常出色的导演,还有我们的执行制片林浩,他们给了我非常大的帮助,可我还是觉得制片人不好做。”

……

说了一大堆,采访完舒敞,经纬又关注起陈可辛来。

“陈可辛导演,第一次和我们邓潮、舒敞合作,有什么样的感觉。”

“感觉非常不错,这两位都是非常优秀的演员,拍摄过程中,我需要什么,只要说清楚,他们往往能否做的非常好。”

“那陈导还有什么趣事能和我们分享?”

“其实,我在这里是想澄清一下,一个误会,关于天明影视和我们香江电影人的误会。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有媒体在臆测,说天明影视和香江电影人有矛盾。

至于理由,因为天明影视和香江电影人之间没有合作,不来往。

其实,对于这事我们都很无辜,没有合作,那只是因为没有合作的基础,而不是矛盾。

投资方喜欢用熟悉的导演,导演选角色也会用熟悉的演员,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可是呢,媒体的刻意解读,就让这件事变得不正常,所以我要在这说一下。”

……

周明倒是有些意外,陈可辛竟然会公开谈论这事,态度还这么坚决。

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化解那些多余的误会,当然,更重要的是示好天明影视。

虽然只有一部电影合作的经历,可他切身感受到了天明影视的专业。

无论是剧组筹备,还有利益的分割,可以说,天明影视做得非常好。

尤其是利益分享方面,相较于那些死要钱的电影公司,天明影视非常大气。

或者说他们的目光非常长远,乐意分享一定的利润,搭建导演、演员之间的关系。

难怪短短五六年时间,天明影视从一无所有发展到今天,不是没有道理的。

陈可辛能够在内地取得成功,他自然能够清楚的认知到,香江电影已经没落。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从始至终,香江电影市场的规模,就注定了这样的结局。

八、九十年代,香江电影最疯狂的时候,所依赖的也不是香江市场,而是湾湾,还有东南亚。

可是呢,随着各个地区本土电影的崛起,还有好莱坞的入侵,香江电影的没落是注定的。

不过,危机之中也有机遇,那就是内地的电影市场。

内地太大了,再加上这些年来的发展,内地电影市场完全足够他们折腾。

甚至可以说,香江电影最鼎盛时期,也远远赶不上内地的电影市场。

一些人或许还抱着老想法,不过呢,陈可辛显然不这么认为。

焦点继续集中在《时间规划局》上,周明同样如此,因为电影开始了。

虽然剧本是他写的,可电影完成剪辑之后,他还真是一眼都没有看过。

如今,他也算是一位观众,站在观众的角度上,欣赏这部电影。

电影一开始边为观众展现了一个恢宏壮阔的世界,一个与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