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1 / 4)

刚说着,只见林之孝家的进来,说“江南甄府里家眷昨日到京,今日进宫朝贺。此刻先遣人来送礼请安。”

原来甄家只是原本的老大人甄应嘉升迁进了京,其家族匹大,家族母亲亲眷多留与姑苏了。

而这次进京也是迫不得已,是尊的甄家的顶梁柱甄老太妃的旨意进京了,这甄老太妃和贾母一个德行,能耐不大,心思不小,见皇帝生母钱太妃病了,就起了不改起的心思,将甄家的女眷亲族都招入了京。

林之校说着,便将礼单送上去。探春接了,看道是“上用的妆缎蟒缎十二匹,上用杂色缎十二匹,上用各色纱十二匹,上用宫绸十二匹,官用各色缎纱绸绫二十四匹。”

这份礼物十分可疑:一来,全是清一色的高档丝织品,并无其他珠宝、文玩之类二来,分量很重,有七十二匹之多。宝钗于荣国府多日,自然知道这份礼单不合规矩,可这也是人家送别人家的礼物,没有自己掺和的余地,故此也没有多言,只是默不作声了。

宝钗记得,这甄家原本是主事着江南织造府,就是升迁如今也依旧把持着江南制造,之前还与琏二表哥送礼,其中包括“上用满地风云龙缎一匹,大立蟒缎六十九匹,蟒缎十一匹,……妆缎一百四十匹……”被贾琏丢了出去,两家还闹了个红脸。

江宁织造处既然是皇家妆、蟒缎匹的产出地,甄家随意使用、截留乃至拿来送礼,也就有了独具的便利。可送礼之送这皇帝的东西,总是有些耐人寻味的。

李纨也看过,没多想,只是说“用上等封儿赏他。”因又命人回了贾母。

贾母便命人叫李纨、探春、宝钗等也都过来,将礼物看了。

李纨收过一边,吩咐内库上人说“等太太回来看了再收。”

贾母因说“这甄家又不与别家相同,上等赏封儿赏男人。怕展眼又打发女人来请安,预备下尺头。”

一语未完,果然人回“甄府四个女人来请安。”贾母听了,忙命人带进来。

那四个人都是四十往上的年纪,穿戴之物,皆比主子不甚差别。想来在家中也是得脸面的奴才。

请安问好毕,贾母便命拿了四个脚踏来,她四人谢了坐,却不坐下,真是看着站在贾母身后的宝钗,宝钗这才意识到,这甄家与贾家也不过是旧古,真正说起来,与自己才是亲友。说起来自己也算甄家半个主子的。

甄家这个做派,想来是想着通过自己搭桥做点什么了!

贾母见这四个婆子如此,才恍然大悟,忙叫宝钗等众姐妹做了,等宝钗坐了,哪四个婆子方都坐下。

贾母便问“多早晚进京的?”

四人忙起身回说“昨日进的京,今日太太带了姑娘进宫请安去了,故令女人们来请安,问候姑娘们。”

贾母笑问道“这些年没进京,也不想到今年还有机会见过来。”

四人也都笑回道“正是,今年是奉旨进京的。”

贾母问道“家眷都来了?”

四人回说“老太太和哥儿,两位小姐并别位太太都来了,只是这次太太只带三姑娘进宫去了。”

贾母一时还不明白人家的意思,想着这甄家是正经的大家,手里有捞钱的江南织造,头上有太妃,家里的儿子也争气,也就比自己大儿子贾赦差点,是个结亲的好人家,就问道“有三姑娘有人家没有?”

想着让宝玉与甄家结亲,没办法啊,原本自己看好的黛玉,如今也没个着落了,想来其父林如海是不乐意的,自己儿媳妇王氏看上的宝钗也另攀高至了,估计也没戏了,不然也不会惦记上宝琴。

四人只能如实回答道“尚没有。”

贾母一听乐了,只当是有戏,就笑道“你们大姑娘和二姑娘这两家,都和我们家甚好。”开始攀亲戚。

四人笑道“正是。每年姑娘们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