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大扩军(下)(1 / 2)

这次的扩军不能由原本的神机营和猛虎营单独扩编了,必须要打散编制进行混编。

一是为了双方均衡一点,不要再出现偏科的事情。

再一个也是对他们的制衡,否则军队一直由他们两个掌控的话,谁还认识自己。

打乱编制就是要做到公事上可以将士一心,但是绝不能私事上也将士一心。

营级编制还不算大,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发展感情,若是让他们的亲信还继续在他们手下任职,那这置自己的威严于何地。

只怕不久之后他们就只认识自己的上级长官了,而不知道自己这个兰芳王了。

虽说现在考虑这些有些被迫害妄想症了,但是防微杜渐是一个统治者必备的素养。

“看你们两个也没什么想法,那我就先说说我的决定,到时候如果有什么缺漏的话你们两个再补充。

首先成立第一军,番号就称之为近卫军,由自己兼任将军。

成立第二军任命高虎为将军。

成立第三军任命杨由基为将军。

这两军不设番号,除非立下什么重大功劳,才会对部队进行授番。

三个军编制,这次扩编之后的陆军人数为三万。

猛虎营和神机营打散编制之后分配进各军担任士官。

对于海军方面,罗兰芳也要做出布置了,不过说是海军,还不如称之为水师。

目前只设立一支坤江舰队,作为正式的军队建制,但它也只是一直内陆水师的构造。

作为工业基础并不发达的兰芳国,铁皮战舰就不要奢想了,老老实实的造风帆船吧。

好在婆罗洲雨林地区,木料充足,移民过来的华人船工带来的技术也不弱。

船只方面依旧选用中式硬帆船的配备,其实罗兰芳也考虑过转用西式软帆船。

中式硬帆和西式软帆的优缺点都很明显,综合考虑之下,还是选择了比较适合的中式硬帆。

中式硬帆的优点是便于操作,用一个滑轮便可升起,需要的人数少,升帆时间短,特别适合近海和江河贸易。

缺点是有三点。

一是由于支撑点只有一个,所以帆的面积有限,大量使用木质骨架也限制了其吃风,因此航速很慢,跨洋航行时效率低下,不适合远洋贸易和探索。

二是中式硬帆的承载能力也小,不能装海战用的长炮,只能装陆战炮,而且装不了几门,因此不适合海战。

三是硬帆只能一升到顶,不能根据情况调整帆力,这点对于海战和穿越岛群都不利。

对于这三点,罗兰芳表示都不算事,内陆船队对于这些缺点都能容忍。

说不定大部分时候都是充当运输大队长的任务。

西式软帆的优点是吃风大,支撑点多,所以面积可以更大,速度和载重都有极大优势。

另外即使是同一桅上软帆是一节一节的,可以根据情况调整帆力,这样的好处一是有利于海战和躲避礁石。

二是如果遇到较小的风暴时也可以安全慢速行驶。

但是缺点也很是明显,操作复杂,需要大量船员,升帆时间长。

16世纪开始西方大船的帆就是由横帆、拉丁帆和斜桁帆三部分组成,模块多,程序繁琐,滑轮只能用于调整绳索不能直接升帆。

电影里西方帆船上有那么多船员,其实超过八成都是操帆的。

这对兰芳国来说,是一个致命的缺点,虽然熟系水性的人不少,但是高素质的船员还是不多,没办法满足这么多的人员缺口。

还是先慢慢的积累一些船员、船工。

以后扩张的时候才不会出问题。

远洋舰队的设立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想要建立一个海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