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冲蛇煞西(1 / 1)

如我所见 鱼影上溪 2826 字 2020-10-12

这一切要从90年代初说起,地点是伽蓝国——枫叶省!

……

这年头的人,普遍早婚早育。我的母亲杨柳,也不例外。

在她20岁那年,嫁给了我的父亲,上营村的刘大山。

父亲是家中长子,生性木纳。远没有嘴甜的二伯,讨人喜欢。

在父亲成亲当日,爷爷奶奶立刻提出分家。

于是乎,结婚三天的父亲。在村里长辈的见证下,立下字据,带着分得的东西搬进了新家。

没有煤炭的炉子,早已废弃的窑洞,还有一亩三分的贫地!这就是父亲分家得来的全部家当。

我的母亲,性格刚强。虽然心里不满,可却没有多说。

废弃的窑洞,在母亲的打理下很快就有了生气。

小两口就这样一边过着日子,一边打里着分得的贫地。

转眼间,二人结婚已经九个月。

此时进入寒冬!天气也越发寒冷,大着肚子的母亲坐在炕上瑟瑟发抖。

“我去找爹借点!”父亲咬咬牙,顶着风雪走出窑洞。

没过多久,又再次走进窑洞。侧着身子,另一半脸对着门外。

父亲手里空荡荡的提篮,让母亲眉头紧蹙“没借到?”

父亲还是侧着脸,没有看母亲,只是轻轻“嗯”了一声。

母亲直接从土炕跳下,一把夺过父亲手中的篮子。

“你的脸怎么了?他们打的?”母亲外出的身形一顿,大声问道。

父亲站在原地,没有吭声。只是反复念叨着“对不起……”

“我去找他们说理!”母亲就要外出。

正在此时,窑洞外面传来脚步声。

“大山!在家嘛?”来人的声音,很是熟悉。

母亲一边喊着“哥!”一边走出窑洞。

风雪中,来人穿着军大衣。手里挎着大大的竹篮。背上还背着一个蛇皮袋。

父亲也走出来,喊了一声哥后,连忙带人走进窑洞内。

“大山!天气冷了,我来给你送些煤!”舅舅揭开提篮上的花布。

黑黝黝的煤炭,让母亲直接痛哭出声。

我的舅舅也红了眼眶,却还是安慰母亲“不哭!妹子!有哥哥姐姐在呢!快看,妈让给你带的白馒头!今天刚蒸的,催着赶着让我送来!对了,大山!来……还有你喜欢的腊肉!”

蛇皮袋里不断掏出来的东西,让母亲哭的越发伤心。

父亲借口生火,提着炉子去了外面。

“妹子!我在矿山给大山寻了活计!你看……”

“去!让他去吧!谢谢哥……”母亲直接应了下来,舅舅的出现让母亲再次燃起了希望。

一番叮嘱后,舅舅顶着风雪走了。用的借口是派出所有任务,连一顿饭也没有吃。

父亲提着炉子再次回来的时候,母亲还在哭泣。

“大哥呢?我去做饭……”不提做饭还好,一提做饭母亲哭的越发伤心。

舅舅知道这个家里的余粮,生怕妹妹要留他吃饭……

舅舅来后的第二天,母亲就赶着父亲去了矿山。

在那个年代!女人生孩子当天还在干活,也不算是什么新奇的事情。

可向我家这种,只留孕妇一人在家的情况几乎不会发生。

母亲原本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一人在窑洞内生产。

没想到父亲去矿上的第二天,小舅来到了家中。

“姐!跟我回家…娘…做了一桌子菜!”比母亲小五岁的弟弟,刚一进来就哽咽起来。

满身雪花的小舅坐都没坐,直接帮母亲收拾好包袱,带着母亲走出窑洞。

刚一出院子,就看见站在树下的爷爷奶奶。

“爹,娘!我回娘家住几天!”母亲多此一举的锁上院门,打着招呼。

那低矮的院墙,随时都能倒塌。小舅越发难过的时候,让他愤怒的事出现了。

“钥匙留下!我再看下你包袱里的东西!”奶奶的话,让小舅直接摸起了石头。

母亲连忙将舅舅拉到身后,硬挤出笑容“娘!钥匙给您,至于包里的东西,都是我的衣物……”

“打开!谁知道你会带什么东西回娘家!”奶奶走到母亲身前,一把抢过了包袱。

母亲一个踉跄,连忙松开包袱,并且死命按着身后的弟弟。

“娘!我啥都不带了!”母亲硬拉着小舅离去。

在经过爷爷家时,一块红色的“万元户”铁牌很是刺眼。

“姐!你跟我说实话!他们是不是经常欺负你?”小舅练了多年武艺,趁母亲不注意挣脱出去。

从怀中掏出一柄尖刀,恨恨的看着爷爷的家门。

“杨安!他们没有欺负我!跟我走!回家!”母亲低声呵斥着小舅,她深知从小刺头的小舅真有可能冲进爷爷家。

母亲的话小舅根本听不进去,伸脚就要踹门。

“哎呦!小安,姐肚子疼……”母亲一声痛呼果真有效,小舅立马跑到母亲身旁。

“走!回家!”母亲拖着小舅的手,离开了上营村。

“不许告诉爹娘我的事!”母亲一路不知道说了多少次这样的话。

在小舅不停保证下,二人到了外婆家。

许久未见母亲的外婆,老泪纵横。

大姨,二姨也专程回到了娘家。

“柳柳!我跟大姐,陪你住一段时间。”饭桌上,大姨不停给母亲加菜。

而母亲吃着外公的拿手菜,不停的落泪。

至于上营村的爷爷奶奶,全家人都默契的没有提起。

……

时间过得很快,在外公家过了一个年后,母亲临盆在即。

恰巧今日,有老道在村里化缘。

那个年代的道士和尚,或者乞丐。无论化缘还是乞讨,真的只求吃食。

外公瞧见有道士上门化缘,连忙给盛了饭菜。

而外婆,却将老道士带到母亲身前。

老道士看了一眼母亲,手指不停掐算。

“辛未年!辛卯月!己亥日!母子皆安!”老道的话让全家人大喜。

外公更是从灶房包了几个白面馒头,递给老道士。

“明日生产!冲蛇煞西!属蛇的人不要跟随,西边一定不要去!切记!”老道没有接外公的包裹,只是拿着一开始求来的吃食,转身离去。

虽然老道说,母亲会在明日生产。可谁都不知,到底会不会灵验。

于是,全家人都紧张兮兮的围着母亲,寸步不离。

在老道走后的一个时辰,外公所在的底王村发生了一件大事。

村头西侧,发现了一座古墓,听说已经报告给了省里……

外面发生的事没有影响到外公家。此时,对于他们来说最大的事就是小女儿诞子。

好在全天无事!一家人到了夜晚,轮流值守。大姨三姨更是与母亲睡在一处。

后半夜,母亲突然觉得肚子开始阵痛。

一旁和衣而睡的三姨大姨,立刻爬起。

很快,痛呼的母亲被小舅背起到了院中。

轻轻将母亲放在架子车上,外公就要拉车。

母亲忍着痛连忙拒绝“大姐陪我去!爹,三姐!你们在家陪着娘!”

说完连忙让舅舅拉着车子,向产婆家奔去。

在那个年代,生孩子是不去医院的。

土把式的接生婆,还没有失业。

而舅舅拉母亲去的地方,正是最近的接生婆——梅姨的住处。

提着煤油灯的大姨,一边催促着舅舅加快速度,一边努力回忆着……

她总感觉,忘了什么事!

而在家中焦急踱步的外公,忽然停下大喊三姨。

“冲蛇煞西!冲蛇煞西!小琴!快!快追她们!拦下来,拦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