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六章 乌角先生(4000)(2 / 4)

去触碰棺材这种不吉利的东西,但也备不住有些地方防守级别太高,非要打开棺材查看,若是一不小心教这些人发现这棺材里面的尸首居然穿着金缕玉衣,那便绝对不是小事,瓬人军众人一定会惹上大麻烦。

与此同时。

城门口出城与进城的行人也是十分稀少,给人一种十分凄凉的感觉,就好像晋阳城已经完全破败,成了一座人口稀少的死城一般。

疫病?

伤寒?

还是有别的什么原因,导致晋阳城变成了如今这副光景呢?

吴良自是有些忧虑。

倘若晋阳城如今正在经历一场无法控制的疫病,那么他们现在进城显然不是什么明智的选择,毕竟就连吴良也并没有足够有效的办法能够保证瓬人军众人不受到波及。

“杨万里,这是怎么回事,晋阳城遭了大劫?”

吴良侧头看向了杨万里,来之前他已经命杨万里提前一天进入晋阳城打探了一番,可没听杨万里汇报这方面的消息。

“没有的事。”

杨万里却是一脸轻松,笑呵呵的对吴良说道,“昨日我进城时可不是这副光景,这城门口更是人来人往热闹的很呢,今日之所以人迹罕至,乃是因为恰逢冬至。”

“冬至?”

吴良一愣。

算起来今日是十一月十八,的确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再过一个小寒与大寒,就是一年一度的春节了。

而虽然战国末年成书的《吕氏春秋》中记载,战国时期天朝还只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

但到了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的名称便已经确立了下来,并且推行到了全国使用,成了反应季节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的重要文化。

而在后世,依旧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每逢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是要吃饺子庆祝的,或是在南方的某些区域,也会举行祭祖、宴席等活动来进行庆祝。

不过在汉末。

貌似还没有饺子这种东西,并且就算有也一定没有推广开来。

因为据传说,饺子的发明者正是汉末名医张仲景,那个在后世被称为“医圣”的男人。

这个时期战乱不断,百姓时常衣不遮体,很多人到了冬天都承受不住寒冷的天气被,耳朵患上了十分严重的冻疮,而张仲景见此状况,便用羊肉配合上一些祛寒的药物放在一起,再用面皮将其包成耳朵状,下锅煮熟了分给被冻伤的百姓食用,百姓吃下这种食物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很快就变暖了,一段时间之后,病人的烂耳朵也都好了。

因为这种食物形似耳朵,百姓便很是文艺的将其称作“娇耳”。

再后来还陆续出现了馄饨、牢丸、扁食、粉角一类五花八门的叫法,到了后世终于被统一叫做了“饺子”,成了逢年过节举家团圆时必不可少的传统美食……而在笔者的家乡,依旧有许多人说起方言时,将饺子叫做扁食,听起来十分亲切。

而张仲景正是正活在这个时代。

根据历史记载,张仲景现在应该大约有四十来岁的样子,如果这时候他已经发明了“祛寒娇耳汤”,想来应该也还没来得及推广至太原郡,不过等到了几十年后曹丕登基建立魏国政权,便已经有了相关的记载,只不过在记载中,“娇耳”已经被称作了“馄饨”。

再说这冬至。

杨万里一说出这个节气,吴良便已经差不多明白了晋阳城如今如此光景的原因。

据《后汉书·礼仪》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

即是说到了这一天所有人都会在家里好好待着,哪怕是汉朝官员也会谢绝公事,与全国人民一同处于躺平与停摆的状态。

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