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还需老夫从头说给你听。”张道陵沉默一瞬,说道:“老夫当年曾在正一玉简中留存了一枚念头,以等待有缘之人。你的精血激活了老夫的这枚念头,于是老夫便通过它将老夫的本尊现在所在的环境投射到小友你的梦境之中,直接与你对话。”
这段话说得其实并不十分清楚,但陈汐元见识过于单和祝踏岚的入梦之术,大概知道他说的是什么意思。但于单和祝踏岚的入梦之术都是将自己本身的意识投射到陈汐元的梦境里,那时于单和祝踏岚本人都在陈汐元的身边。而张道陵则是将自身意识和周围的环境一起投射进来,何况这地方十分陌生,所以张道陵本尊所在的位置应该非常遥远。而且他说白龙教主不过是蝼蚁,又仅凭一枚念头之力,轻而易举地消灭了白龙教主的元神。就凭这些,陈汐元就已经明白,如果这不是自己的一个荒诞不经的梦,那么张道陵本尊所具有的修为应该已经远远超出了自己的认知。
只听张道陵又说:“你与老夫渊源不浅,算得上是老夫要等的有缘人。本来,你我初次相见,老夫该当送你一份见面礼,不过可惜你目前修为还不够,老夫的大部分功法你都无法修习。即使你受了人的灌顶,那也离能够修炼老夫的功法还差得远。”
陈汐元道:“无妨,晚辈能得见仙长,已经是三生有幸。不过晚辈还有疑问,仙长的泥塑为何在那山神庙中?”
张道陵道:“老夫当年为了渡过大天人五衰,特地炼制了一尊元神并让其投胎到俗世,行善积德,以汲取俗世间的信仰之力,然后输送到老夫的主魂之中,帮助老夫的本尊缓解气损。那尊元神生前曾经是那里的地方官,带领当地人平定匪患,开山修路,教化四方,赫赫有名。在他死后,当地人感念他的恩德,将他奉为山神,已有两百多年。”
陈汐元读书虽多,但这些诸如“大天人五衰”之类的词语对于她来说却是新鲜的很。天人五衰,陈汐元懂。但“气损”是什么意思?“大天人五衰”又是什么东西?天人五衰还分大小?还有,张道陵居然能炼制出另一尊元神到俗世来当官,而且那元神还已经死去。
张道陵知道陈汐元没听懂,解释道:“在修士到了一定的寿命之时,便会遭到三损之祸。三损即是肉损、气损和命损。凡此三损,便是按照字面上的意思理解。对于俗世间的人而言,他们寿元短暂,三损或可合而为一。我辈修道之人寿元悠久,三损却是分开到来。此三损之中,肉损最先到来。当肉损降临,修士会遭遇小五衰相,具体解释起来比较麻烦,但大抵是说肉身迅速衰老。老夫说的这个衰老,并非是皮相上的衰老,而是身体机能迅速减退,大幅削弱修士的实力。不过,只要是实力资质不太差的修士,只要应对妥当,这小五衰相仍能转危为安。及至气损到来,随之而来的便是大五衰相。在大五衰相到来之时,修士的衰老和虚弱已经到了很难控制的地步,气运、精神都会大减,加速命损的到来。因此,大部分修士在遇到大五衰相后都会坐化陨落。老夫当年算到自己气损即将到来,实力将会大降。但老夫又不甘心就此陨落,便想通过信仰之力来缓解气损。不过老夫距离俗世太远,来不及以本尊形式降临俗世,于是便耗费精力炼制了一尊元神,以那枚玉简为节点将之打入了俗世。”
陈汐元问道:“那张天师,您的气损渡过了吗?”
张道陵道:“老夫因命格和功法特殊,寿数比普通的修士要长久。但也因此,老夫的气损要比普通的修士更难渡过。为了能渡此劫,老夫提前炼制成了那尊元神,让其去俗世历练,积累信仰之力。但老夫到底还是小看了此劫,当气损降临,老夫的实力被削弱得如此严重,以至于无法掌控在俗世的那尊元神,这直接导致了他无法完全堪破那胎中之迷。虽然他再转世之后已经不记得老夫派遣他去的目的,但还是遵守了做人做官的准则,克己奉公,一心造福当地百姓。虽然已经过去了两百多年,当地的人们还是记得他的功绩。幸不辱命,如今气损已过,再有个百来年,老夫便可以恢复到巅峰状态。”
陈汐元问道:“张天师,您说的胎中之迷是什么意思?”
张道陵解释道:“胎中之迷,便是元神、灵魂投胎之时需要堪破的一层神奇的壁障。只有堪破了那胎中之迷,神魂投胎之后才能觉醒前世的记忆。但胎中之迷十分微妙,玄而又玄,能否堪破胎中之迷,全看悟性和机缘,跟修为无关。若是不能堪破,投胎之后,前世的记忆便会被抹去,成为一个全新的人,与他的前世再无关联了。古今多少神通广大之人在陨落之后,神魂试图投胎转世,但是能成功者却屈指可数,绝大多数人的神魂意识都因为无法堪破这胎中之迷而彻底消亡。老夫当初也是得了太上道祖师尊指点,这才得以堪破那胎中之迷,下到俗世创立正一道的。”
陈汐元道:“原来如此。张天师您的元神虽然失去了控制,但还是能被纪念这么长时间,说明他定是一位真正的好人。可敬,可佩!”张道陵道:“没错。那元神毕竟在堪破胎中之迷时也没有完全失败,在肉身陨灭之后,终于觉醒了本来就该属于他的记忆。他回到了老夫这里后,自愿跟老夫的主魂重新融为一体。从此,那六盘山的几座山神庙便也成为了老夫的道场。那一日小友你来到庙里,老夫才能听到你的那些话。虽然当时并未给你明确的回应,但老夫始终认为,你有着优秀的品质。”
陈汐元笑道:“张天师,您不是送了一只大灰狼来给晚辈吃吗?”张道陵哈哈大笑,说道:“此事倒是意外。你本天选者,命格不凡,气数未尽,本不当死,自然会有一些奇遇,可跟老夫无关。”
陈汐元又想起一事,问道:“咦,张天师您不是正一道的始祖吗?当可以吸收正一道的信徒之信仰,何必要再炼制元神来俗世?”
张道陵道:“没错,当年老夫奉师尊之命降临俗世弘扬道法,这才创立了正一道。但老道后来自俗世飞升之后,正一道经过多年的发展,分支众多,管理杂乱。老夫在炼制元神之时也有让那尊元神重新整合正一道的目的。但失去了老夫的掌控和法力的供应,那尊元神在投胎之后,受那胎中之迷的影响,跟老夫的主魂联结几乎断绝,彻底沦为了凡人。他没有那个能力,也没有那个野心。”
陈汐元问道:“张天师,世人都道您是留候张良的第八世孙,晚辈也以为如此。想不到您竟然不是俗世之人。只是不知道您的师尊是谁?”
张道陵道:“这里乃是一处三清殿,是老夫的修炼之地,也是三位道祖的一处道场。你既是玄衣门门人,那也算老夫的门人弟子,自然要让你拜见道祖。你随我来。”他站了起来,向那三尊金像走去。陈汐元也跟在后头,来到了那三座金像的面前。这时候,她才开始细细打量那三尊金像。那三座金像极端雄伟,高达数丈,形态各异,气势冲霄。居中一人手捧一枚金色宝珠,一身浩然正气,法相庄严;左边的一人白须白眉,面相慈和,手持一把金色芭蕉宝扇;右边一人黑发黑须,神色凛然,手握一柄碧玉如意。
张道陵带着陈汐元在那三座金像面前拜倒,随后介绍道:“居中手捧混元宝珠的这位道祖,尊号玉清元始天尊,乃是老夫的师伯。左边这位拿着芭蕉扇的道祖,尊号太清道德天尊,也就是俗世所说的太上老君、太上道祖,老夫便是他老人家的亲传弟子。右边这位手持玉如意的道祖乃是老夫的师叔,尊号上清灵宝天尊。这三位天尊合称三清,便是三清道祖,乃是同门师兄弟,都拥有无上大神通。”
陈汐元跪下一一拜过三清道祖,随后问道:“张天师,不知道什么是无上大神通?挟泰山以超北海吗?”张道陵抚须笑道:“老夫记得这句话是俗世中的大儒孟夫子说过的。但三位道祖都是真正的大神通者,区区挟泰山以超北海,根本不足以展现他们神通之万一。”
挟泰山以超北海,意思是将泰山挟在腋下,然后跨过北海。当时孟子这样说,只是一种夸张的手法,用以比喻根本办不到的事情。然而张道陵却说这样都不足以展现三清道祖万分之一的神通,陈汐元实在难以想象,久久出神。
张道陵也不催促,就在一旁等候。过了很久,陈汐元才说道:“晚辈对俗世的道教了解不多,但也听说过三清的名头,知道他们是俗世道教中地位最高的三位主神。原来这些神是真实存在的?三清道祖他们,难道真的就是神吗?”
张道陵说道:“那就要看你对神这个字是如何定义的了。”陈汐元想了想,说道:“神这个字的定义?嗯,移山填海,上天入地,不死不灭,无所不能!”
张道陵哈哈大笑说道:“有趣有趣!能移山填海上天入地的人确实是有的;但不死不灭无所不能的人,没有。须知天道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有生便有死,此乃自然法则!但凡世间万物,只要存在过,便有气数和寿命。那些大能修士就算修炼得再神通广大,也不能抗衡那无常天道。即便真的到了某些至强境界,理论上讲已经拥有了无尽的寿元,但也不能逃脱劫数,将来只要气数耗尽,结局就是天人五衰降临自行坐化,或是被敌人所杀,抑或是陨落在天劫之下,总之一样会死。但若是如你这般认为神通广大者即为神,那三清道祖他们的确就是神吧。”
陈汐元听得叹为观止,问道:“那张天师您比之三清道祖如何?”张道陵淡淡一笑,抚须摇头说道:“区区萤烛之火光,岂敢自比当空之皓月?老夫?老夫可差得远了,天差地别,天差地别!”<99.。顶点小说网更新最快网址:.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