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太后提亲 王爷无意(二更)(1 / 2)

眼看着自己小儿子的年纪亦是越来越大,在这个年纪的其他男子,早已是三妻四妾。而自己的小儿子——淳亲王,却依然是连没有一个王妃,莫说正妃,就是侧妃也无。只有一个侍妾,这可算不得数。堂堂亲王,怎么能家中没有女主人呢?

太后瞧着这赵相之女就不错,相貌秀丽,又知书识礼,倒是个极不错的人选。而且,如果烨儿能娶赵相女儿为妻的话,这个老狐狸以后就更会为皇帝效命了。这桩儿女亲家不管从哪方面来说,都是绝配。所以,太后也想尽早把此事办了,好了了自己的一桩心事。不然,这小儿子哪儿都好,可是迟迟不娶妻,也实在让自己头疼。外界竟然有传闻说,淳亲王不好女色,恐有断袖之癖……这是哪儿跟哪儿……不过就算是这样,烨儿也非娶妻不可,皇家的掩面不可不要。

淳王爷在御书房与皇帝商议国政,已时近中午,两人决定用完午膳再议。这时候,太后传话来,让淳王爷去长乐宫用膳。两兄弟觉得颇为诧异,皇帝戏谑道,“看来,母后还是更疼爱你这个小儿子啊!呵呵。”

淳王爷挑了挑眉毛,母后这又是有什么事情…他自然之道皇兄在揶揄他,他不置可否,“恐怕又是一桩‘鸿门宴’,母后又不知道要替我安排什么了?”言语之中颇多无奈。

这太后虽然疼爱儿子,可却是一个极有主见的人,她非常喜欢按照自己的意志来办事。当然,她是一国之母,也有这么能力和便利条件。只是,她这两个宝贝儿子呀,都这么大了,很多事情虽不能明着顶撞太后,暗地里却有自个人儿的主意,按着自己的想法来做。毕竟,该尽的孝道依然得尽不是吗?

皇帝看着弟弟无奈的样子,他心中大概知道是什么事,前几日给母后请安的时候,母后无意提起赵相之女到了婚配年龄,且端淑美丽,言语之中颇为中意。不过,弟弟平时虽很听母后的话,可是,这件事,他未必会听。恐怕母子俩会起争执。皇帝心中有点担忧,看来自己到时候需要从中调解呀。

“烨弟,你快去吧!别让母后她老人家等急了。说不定,是一桩美事呢!”

“好吧。皇弟告退。”淳亲王行礼退下。

长乐宫中,太后慈眉笑目地与自己的小儿子在用午膳。偶尔说一些淳王爷小时候的趣事,母子两个乐一会,整个长乐宫中都洋溢在一派母慈子孝的温馨氛围之中。

太后看时机差不多,应该切入正题了。她笑眯眯地对王爷道,“烨儿,你年纪也不小了,是该成家了。你看赵相的女儿如何?这个丫头上次你在哀家这里也见过的。”

淳王爷心想,来了,终于提到了吧。心中是有些不悦的,不过表面依然无事状,低头夹菜吃饭。看母后一直在盯着自己看,看来不回答不行,母后迟早要逼问的。

他拿过侍膳太监递过的毛巾,擦一擦嘴,淡淡道,“赵相千金知书达理,挺好。不过,我是不会娶她做我的王妃的。”语气坚定,非常简单地表达出自己的心意。这件事他不能跟母后躲猫猫,也不能顾左右而言他,他需要明确表明立场,这样,才能让母后死心,断了联姻这个念想。他玄烨是断不会利用自己的婚姻,来换取政治支持的。而且,他心中,已有王妃人选。

太后见王爷一口回绝了自己,颇有些吃惊。这小儿子一向温顺,从不见她拒绝自己,怎么今天……

不过,她依然微笑着再次询问,“既然我儿也觉得赵小姐知书达理,看来我儿对她的印象也不错。不如——”太后还想在提出“不如娶她做王妃”之类的话。没想到,淳亲王不等太后此言出口,他已然接话道,

“不如,儿子为她寻觅一家不错的人家,请皇兄指婚吧。”太后吃惊地看着小儿子,怎么今天烨儿竟两次出言忤逆自己?

还不等太后反应过来,淳王爷已是起身行礼,“母后,儿臣吃完了。前朝还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