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大炼钢铁(1 / 3)

“欢迎先生回城”

码头上,王植带着众人向刘延拓拜道。

刘延拓走下船,将王植扶起。

“王伯不必如此,都是自家人”

刘延拓扶起王植后,便与众人一道向城内走去。

“王伯之前让你召集的工匠都到齐了吗”

刘延拓看了看王植,问道。

“陈松,郭勋等十位最早跟着我们的铁匠,以及这次新募集的王开河,赵穆等四十为铁铁匠都已在工业区临时营帐内等候”

王植向刘延拓拜道。

“好,我们先去工业区,把带回来的煤矿和铁矿也都带过去”

刘延拓挥了挥手,王植再拜道。

“先生才回来,要不还是先回去休息一下,明天或者过几日在去也不迟啊”

王植关心的说道。

这过去的一年刘延拓有多忙,王植等人也是看在眼里。

所以王植听说刘延拓刚下船就要去工业区,便想让刘延拓先回去休息一下再说。

“我们没这么多的时间,如今铁矿和煤矿已经入手,正应该趁热打铁才是,不必多言,走吧”

刘延拓挥了挥手,便向工业区走去。

虽然刘延拓对于王植的关心有些感动。

但是如今已到年关。

明年兴安商行还有很多事要做。

更重要的是,如今护卫队还是在使用冷兵器。

而且各行业的建设也没有正式上道。

刘延拓很多的计划都还没有付诸实施。

所以刘延拓根本没办法停下来休息。

过不了几日,就是新的一年了。

虽然如今兴安商行欣欣向荣。

但是刘延拓对未来还是有些担心。

首先实现大规模炼钢。

有了合用钢铁,无论是拿来打造刀枪剑戟,还是农具造房,都是绝好的选择。

当然还有刘延拓心心恋恋的热兵器。

火铳和火炮了。

这才是刘延拓为自己的护卫队量身定做的武器。

当然还有蒸汽机和工业化。

而要实现这一切。

除去如今已经开始慢慢落实的人才培训计划外。

就等大规模炼钢了。

如今大明的铁器产量其实并不低。

而其中也不乏优质的钢铁。

如今整个大明加一起一年所练出的钢铁足足有一千九百五十七万多斤。

要是算明朝最高时期的嘉靖之时,一年就算民营的钢铁产量都有五千多万斤以上。

全国加一起足有八千多万斤以上。

换算成后世通用的吨的话,差不多有四万多吨。

这是什么概念。

如今的欧洲开始炼钢铁的时候是蒙古西征之后的事。

如今根本没有大规模炼钢。

英国1720的钢铁产量还不到万吨。

哪怕是英国刚开始工业革命的时候。

一年的钢铁产量也不过两万吨左右。

英国要到十九世纪初才达到明朝嘉靖时期的钢铁产量。

由此可见如今的大明炼钢,冶铁技术达到了何种恐怖的地步。

不过可惜如今的大明所练钢铁虽以熟铁居多。

但是多是糊状的铁块。

而不是液态的钢水。

也不能按照标准配比炼制各种合金合金钢铁。

就算有合金钢的存在,也完全是工匠通过一些经验,自行配比的。

并没有大规模标准化生产。

而这也是刘延拓根本无法接受的。

刘延拓需要的就是液态钢水。

而且是标准化生产的合金钢。

不然就目前的炼钢法,根本达不到刘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