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武举(1 / 3)

武举和文举一样,同样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

和文举一样,武举也有举人,进士,状元之分。

不过武举前面会带一个武字。

武举人,武进士,武状元。

当然虽然科举分武举和文举。

名称也一样。

但是武举的含金量和地位还是不如文举。

而对于刘延拓来说,参加武举主要目的是获得一个固定的实际军职。

而不是一个只是名义上的军职。

并顺利参加下一次文举乡试。

虽然对于程朱理学,刘延拓无法认同。

但是如今刘延拓人微言轻。

又必须要想办法融入这个时代。

参加科举可谓是最简单,也是最便捷的途径。

有了功名,刘延拓不仅不需要在上税。

也可以就此进入士林,进入上流社会。

而不是被那些所谓的书香门第看成是一身铜臭,避之不及。

反正无论是文举还是武举,刘延拓只需要考一个乡试获得个举人即可。

后面的会试和殿试完全可以不用参加。

对刘延拓这样的学霸来说,难度不大。

唯一的阻碍,就是文言文体了吧。

习惯白话文,又是理科出生的刘延拓。

对古代这种文言文体,之乎者也完全是一窍不通。

但是这个时代科考,又必须要如此书写。

刘延拓也只能尽力而为。

不过幸运的是,刘延拓的学习能力真不是盖的。

很多东西一点就通,上手极快。

虽然没有完整掌握。

但是应付一下武举文试,问题不大。

所谓临时抱佛脚,临阵磨枪。

对于考试,刘延拓就从没有怕过。

八月十二日,刘延拓驱车来到了广州贡院。

此时文举乡试已经考完两场。

如今该轮到武举文试了。

武举分为文试和武试两科。

文试在八月十二日,与在文举第二场之后举行。

武试则在八月十五日与文举第三场同时进行。

文举一场需要三个时辰。

从辰时初刻考到午时末刻。

而武举文试同样考三个时辰。

从申时初刻到戌时末刻。

当然说是三个时辰,但实际上和后世考试一样,是可以提前交卷的。

如今已是未时二刻。

文举第二场已经过去两刻钟。

武举文试的考生可以先行入场了。

“诶,那不是兴南商行的刘老板吗,怎么刘老板要参加武举文试”

一位参加了文举乡试的士子向旁边的人说道。

“一身铜臭,衣冠禽兽,考文举太难了,也就只有考考武举了吧”

另一个士子也笑道。

“就是就是,这武举文试听说可比童试还简单,都是一群莽夫所学,能有什么难度”

又一士子笑道。

“也不能这么说,听说武举文试考儒学典籍和童试一个难度,所以只要通过武举文试的儒学典籍科,一般都会获得童生的资格,另外文试还有兵书战册和古今战例,排兵布阵等科目,可比童试难多了”

“那又怎样,我等圣人子弟,怎可和山野莽夫为伍乎”

一众士子议论纷纷,一脸不屑的走出了贡院。

刘延拓听后,也不想反驳。

默默的走进了贡院之中。

贡院便是参加科举的考场。

从两京到各地十三个布政使司都有贡院。

唯一不同的便是交趾布政使司。

因为交趾新定,各地时有叛乱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