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表字(2 / 3)

能够当这两位广东大儒,士林领袖如此看中。

而刘延拓则呆呆的站在一旁,不知该如何答复。

吴彦銘看后,面色凝重,看了看刘延拓,又看了看二位大儒。

“看来确无悬念啊,只是刘兄乃特考,要是把他立为解元,恐他人不服啊”

吴彦銘想了想,说道。

“无妨,此事有我二人做主,我看谁敢不服,明日巳时前刘郎来学院下礼,等十月十日鹿鸣宴上行拜师大礼,何人敢不服”

高文彬听后,有些微怒。

“就是,若在有不服者,我们便在鹿鸣宴上公开刘郎答卷,让世人自行看看,有谁能比过刘郎”

张桐也附和道。

“也只能如此了”

吴彦銘听后,叹息一声。

“刘郎怎样,可想清楚”

高文彬向刘延拓问道。

“晚生拜见尊师”

刘延拓想了想,向高文彬拜道。

“好,好,哈哈,贤徒快起”

高文彬挥了挥手,笑道。

而张桐和吴彦銘则向高文彬拜贺。

“对了,我听说贤徒生于南洋,在返回中土之时,因风浪,全族覆没,可有此事”

高文彬定了定神,问道。

“正是”

刘延拓向高文彬拜道。

“哎,可惜啊,贤徒放心,既然拜入我门,我宜不会亏待贤徒,久后还当恭简勤奋,学以致用也”

高文彬笑道,刘延拓则回拜。

“谨遵教诲”

见刘延拓拜过后,高文彬点头笑了笑。

“贤徒可有表字”

高文彬又问道。

“禀尊师,晚生并无表字”

刘延拓又向高文彬拜道。

“恩,如此岂是文士,待我为你取一表字吧”

高文彬笑道。

刘延拓听后,心中一紧。

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如今刘延拓既然拜了高文彬为师。

那这表字,自然要由高文彬来取。

所谓表字,是指在本名以外所起的别名。

古时男子二十岁冠礼,女子十五岁笄礼后,不便直呼其名,毕竟在古人看来,直呼其名是对人及不尊敬。

故必须另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以表其德。

凡人相敬而呼,必称其表德之字。

这便是表字的由来。

只可惜后来慢慢没有了表字,人与人之间都是直呼其名。

当然表字主要还是那些受过教育的人所取。

一般是由父辈或者师傅来取。

所以凡是有表字的人,都是文人贤士。

一般的贩夫走卒,黔首百姓是没有资格取表字的。

如今刘延拓的父母肯定不能给自己取表字。

而高文彬虽然还没有正式行拜师礼。

但自己已经拜高文彬为师。

明日还要来送礼。

所以由高文彬取一表字,正当时也。

高文彬想了想,又看了看刘延拓。

“贤徒生于南洋,家族早年南下避难,后又返回中土,落叶归根,由此可见贤徒心中怀有大忠大义,贤徒为山民请命,为其谋福,免费教学,由此可见贤徒大善,如此忠义仁孝,又心中有大道,前途无量,那就取字建德,望你不忘本心,以德育人也”

高文彬笑道。

刘延拓听后,心中默念着。

建德,建德。

如今我也是有表字的人了啊。

“多谢恩师”

刘延拓向高文彬拜道。

之后高文彬又交代几句后。

刘延拓便告辞了三人,离开了府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