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 与王牌选手的PK(1 / 1)

会议室里就姚坤一人,看见曹深来了,立刻站了起来伸出手

“普利投资,姚坤!终于见到曹总本人了,久仰久仰。”

曹深也伸出手,握住他的,商业互吹从来都是标准开场白

“姚总好!幸会幸会,今天我主要是来跟大家学习的。”

“唉哟,曹总您谦虚了,文件压缩,您可是这方面的大拿。

今儿我才是特地来旁听的。

芯远我很熟,您一会儿有什么问题尽管提,都是自己人,甭客气哈。

他们团队这会儿在一个电话会议上,马上就过来,几分钟。

曹总想喝点什么?咖啡还是茶,我让他们准备下。”

“可乐有么?”曹深需要点肥宅快乐。

“有有有!”姚坤从会议室探出个脑袋,冲前台道“jessie,麻烦拿罐可乐!”

姚坤不赖,这是曹深的第一印象。

倒不是他的这一阵寒暄,而是作为投资人对还没有投的项目,已经上下都搞得挺熟。至少,他的情商和搞关系的本事,挺不错的。

“谢了!”曹深拍拍姚坤肩膀,在正对会议室大门的位置坐了下来。

姚坤立刻心领神会,在曹深旁边坐下,手臂搭在曹深的椅子靠背上

“兄弟,你做的那两个开源软件,真心牛逼……”

无论是姿势还是话,一下就拉近了距离。

一分钟后,可乐来了,姚坤站起来伸手接过还道了谢,主动帮曹深打开。

从桌上拿起一个倒扣的玻璃杯,给曹深满上“看得我也想喝了。”

拍拍自己有点肉的肚子,起身道“嘿,我也去拿一罐,王华,你要不要?”

“多谢师兄!”

姚坤出去了,跟前台说了两句,直接去了芯远ceo的办公室门口,敲敲半掩住的门

“刘总,光达资本和统槽科技的人都来了,在会议室呢。”他是来催人的,让王华等没关系,但不能让曹总等啊。

手里还拿着电话的刘韬冲他点点头,一笑“马上就来!”

姚坤转身回会议室,继续“接客”。

五分钟后,走廊上响起脚步声。

曹深闭了闭眼,该来的终于来了。

他来了,迈着矫健的步伐来了,端着416笔记本来了,后面跟着一个捧着a茶杯的女助理就来了。

女助理将茶放好在刘韬的左手边,退出了会议室,带上了门。

双方对决正是开始!

首先,是互换名片的开场环节。

刘韬先将名片递给了曹深,不愧是老江湖啊,一眼看出来曹深是带钱的,而王华并不重要,他是来要钱的。

然后,要套路性的商业互吹了么?

并没有,刘韬老前辈只是说了一句

“曹总,很年轻啊。”

并搭配上了那么一点傲慢的表情,虽然他自己可能并不觉得。

但他脸上的金丝老花镜,将眼睛放得比较大,这就泄露了那么一点点。

不过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啊,毕竟人家吭哧吭哧忙活了半辈子,可谓是功成名就,竟然要为了钱跟一个二十出头的小子“汇报工作”,有想法完全可以理解。

他不知道的是,随着将来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投资圈的这种小子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年轻,你就说气不气。

曹深显然没什么感觉,他正在瞻仰前辈的风采。

这位刘老前辈,精神头很好,精神老伙!

脸上发际线一截很白,下面整张脸很黑,双手又很白。

就这大冬天的,还能晒成这样,一看就是高尔夫球的资深爱好者。

此时,曹深眉头微微一蹙,显然是嫉妒了。

同是创业者,他曹深每天争分夺秒吐槽续命,下楼吃个煎饼都是奢侈,都要做一把精神建设。

但眼前的刘老前辈倒好,算上来回路程,一场高尔夫球半天功夫就过去了。

而且人家还常玩,玩得就差盖个印就能当包公了!

你就说可恨不可恨。

曹深此时已经积攒了一点情绪上的怒气值,虽然很可能不客观。

但希望这个怒气值能够帮忙助推一把吐槽。

要开始吐了么,并没有!

曹深竟然坐下了!

他开始听刘老前辈一页一页讲商业计划书t!用生命在聆听授课!

并且时不时点点头,很像前排学生听教授上课的样子。

至于今日的金主爸爸姚坤,此时脸上也流露出不明觉厉的神色,虽然这个t他很可能已经听过不止一次了。

考虑到他并不是科班出身,很可能其实并没有很懂。

至于姚坤的师弟,同样财务出身的王华,他,是来打酱油的,不重要啊,不重要。

看曹深选手的眼神就知道这t是做得很好的,完美的体现了一个外企高管的必备技能。

在大公司,你活可以干得一般,但要想混得不错,工作汇报的表面功夫必须到位。

职场中是不是有那种同事,平时不怎么样,工作中配合也不给力。

但一到了领导在场的会议,就突然跟开了挂一样特别会说。

让领导觉得这人特能干活,干了不少活,贴心又能力强。

顶替了只会傻干活的你,成为升职加薪的候选人!

刘老前辈就必须是这里面的佼佼者,熟练又专业,商业计划书中英文两个版本都准备了,还特地问询了一下曹深

“曹总是习惯英文还是中文?”

这事儿倒真不是老前辈在装逼,他在米国生活的时间比国内长,也没仔细研究曹深的背景,默认他也是从硅谷回来的。

毕竟,海龟回来创业的这年头真不少。

尤其是互联网那波,十强里面海龟站了大半席位。

而搞半导体创业的,至少跟刘韬一起的这一波,八成以上都是硅谷回来的。

虽然1833年,是由英国人巴拉迪首次通过硫化银发现半导体现象,1904年由英国科学家约翰·安布罗斯·费莱明申请了第一个电子管专利。

但从1947年第一块晶体管在贝尔实验室诞生,半导体的整个商业化集中地就转移到了美国,后来在硅谷蓬勃发展。

半导体本身是一个线性发展的行业,是需要积累的,而且米国佬深谙专利保护的作用,这个行业在专利壁垒下其实是半封闭状态。

国内之所以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能突飞猛进,互联网精神奠定了重要基础。

所以,曹深同学对老前辈的这个问题有点扎心但并不反感,直接道

“中文,我英文不好四级刚及格。”

刘老前辈略为诧异,原来曹同学是个草根,立刻将他排出了圈子。

但很快点头道

“噢,好,中文版本还详细一点。”

刘前辈平日里经常在政府科技工作汇报的场合刷脸,毕竟半导体作为国家重点发展领域,也会划拨不少资金和资源。

所以,中文版他也是做得很认真的。

t讲了一大半了,双方,还没有真正过招。

诶,等等!

曹深同学脸色变了,不是因为被刘老前辈之前的鄙视露出不爽。

而是,很爽。

他在爽什么!

浪费了将近二十五分中的时间,曹深同学终于t到要开始吐了么。

是的,他喝了一口可乐,憋回去一个嗝,抛出了他上场以来第一个问题

“刘总,您的意思是,现在准备流片的这颗芯片是视频解码器而不是视频编解码器?”

没错,这家公司简直是兵马未动宣传先行的佼佼者。

网上的宣传全是视频编解码芯片,结果压根就还没搞出来!

“曹总,视频编解码器的规划我们已经做好了,而且已经在研发中了,这一页……”刘韬说着,将t往后面翻

“这页就是我们的下一代产品,视频编解码器c的规格详解,以及研发路线图。

这颗已经在研发了,计划今年九月份推出,是我们芯远半导体真正的拳头产品。”老前辈防守。

呵呵,这颗芯片规格图就是曹深在网上看到的那张!

曹深根本不吃这套防守,再次出击,嘲讽拉满

“还在研发中?刘总,我怎么觉得您不是卖产品,而是在卖t啊……”

刘老前辈一噎,显然吃了一记。

虽然他此次融资并不顺利,但如此直接的一招他第一次遇到。

年轻人,不讲武德!

正面攻击我这个52岁的老同志!

我毕竟还是前辈,是国家千人计划领军人物!

你算个什么,刚毕业,来我公司面试都没工作经验进不来门的那种!

要不是急需钱,刘韬简直想立刻站起来走人。

刚要辩驳,就听曹深根本不给他防守反击的机会,继续开口道

“刘总,原来您不是第一次卖t啊……

你的第一颗芯片是2008年底量产的,是一颗做eg2的视频解码芯片,到现在一共创造了144万的收入。

而且收入和毛利率是连年下滑的,换句话说这根本就是一个失败的产品。

2008年底,你拿到了500万美金的融资。

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当时你忽悠投资人讲的故事,就是你现在即将拿去流片的这颗h264解码芯片。

投资人是为这颗芯片买单的,因为在那个时候eg2解码芯片已经烂大街了。

现在,你就是故伎重演,又给投资人画了一个饼,就是规划中的这颗视频编解码芯片。

而这颗h264解码芯片,你流片的时间比预计晚了八个月。

这说明,你们的研发能力出问题了。

编解码芯片比单纯的解码芯片复杂度要高不少,所以,我怀疑,你画的饼做不出来。”

啊哈,金主爸爸姚坤有反应了!

虽然他只是抿嘴了一下,但这个表情有点尴尬啊。

显露了内心深处的不淡定。

这个问题,姚坤肯定是考虑过,但没敢落实这种判断。

毕竟,要去质疑官方认证的豪华团队的技术水平,是需要勇气的。

况且不仅仅是官方认证了,这里坐镇的三员大将,还都被知名半导体公司用cto的职位盖过印。

这个就好比,你去一个给无数明星做造型的tony老师那里剪了个头发,结果发现好像,有点丑。

ny老师的手艺么!

不,你的勇气只会让你认清自己的长相。

并且,姚坤为了找补,还特地向业内人士咨询了。

得到的反馈是,半导体研发,时间上赶不上预期是常态。

一般晚个三四个月很正常,晚半年也勉强能接受,八个月虽然时间长了一点,但不是完全不行。

裁判姚坤虽然内心有点波澜,但还并没有判罚。

所以,对决继续。

此时,刘老前辈笑了笑,脸上浮上了一点轻蔑,并且肢体摇晃了一下

“曹总可能对芯片圈还不大了解,我们芯远半导体,集齐了三个顶尖技术人才。梁博士,cto张博士,技术副总裁李博士,都曾经在米国知名半导体公司担任cto。

他们都是半导体技术的领军人物,我虽然也是这方面的博士,但在他们面前都只能当ceo为大家打打杂,呵呵。

在国内,相信曹总很难再找出一个有如此配置的团队了。

所以,曹总您质疑我们的技术能力,这一点我是不认可的。”

好!这就是摆出资历牌面了,打算用组队的方式碾压眼前的这个骚年。

曹深同学并没有怂,同样以笑容回应

“刘总,您说得对!

你们公司坐了三个专业技术大将,确实豪华。

所以,我想问一下,如果遇到分歧,听谁的?

换句话说,芯远半导体做什么方向的产品,用什么技术方案,谁说了算?

下面的技术研发人员,究竟跟哪一个cto汇报工作?”

诶!曹深同学很狡诈的用了一招内部分化。

刘老前辈显然对内部矛盾很有经验,呵呵一笑

“这方面,我们四个人一致决策,达到成共识。出身,但大家分管不同的工作。梁博士负责公司的整体运营管理,cto张博士负责管理研发,技术副总裁李博士主要负责芯片的生产就是流片、封装测试这一块。

至于我,主要负责销售产品,一些资源关系还有就是融资的事情。”

这一招防守经验老到,是听起来很合理的解释。

但,曹深同学并没有放弃,继续道

2解码芯片,是当初谁提出来要做的?

一致的共识决定?

不应该啊,你们都这么多大牛了,在那个时间点做一颗eg2。

这不就相当于乔布斯在两年后做一款非智能按键手机……”

来了,端出来我们熟悉的人物,乔大爷。

而这个世界,并没有乔大爷。

刘老前辈显然被懵了一下,不耻下问

“乔布斯是谁?”

曹深“呃,这不重要。”

乔大爷虽然不好使,但前面的攻击依然尖锐,刘老前辈需要抵御住2这颗芯片,是当初大家一致的决定。梁博那边有现成的eg2芯片技术,能很快出产品。”

其实这个防御打得不错,创业早期先整个熟悉的产品做一做,即能磨合一下团队,又能立刻出成绩,至少跟投资人有汇报材料应付。

但曹深显然不为这个防御买单,更加自信的往椅子里靠了靠

“噢,那我明白了,你们公司的cto是要向o汇报工作的?

o定义的,也不知道cto是个什么想法,呵呵。

最后做出来个失败产品,不知道你们的o现在话语权还如何,cto还服不服。

另外,这个产品销售不行。负责销售,您和o对这个项目,不知道谁背的锅比较大?

刘总啊,我有点担心您。

您负责销售,但公司现在只有一款失败的产品可以卖。

其他的要么还没流片,要么还是t上的图。

您体现不出自己的价值啊。股份很平均啊,现在公司谁说了算?”

漂亮!

原来曹深同学是层层推进的攻击,一直铺垫,这一击诛心。

是的,当初芯远半导体创业初,为了凝聚大牛们的力量,ceo,cto和o三人的股份比例是一模一样的。

但,这是大忌。

一家公司必须有一个人,在关键时刻,他说了算。

在早期,公司还没什么成绩的时候,话语权一般是按照股份比例来。

但随着公司业务的发展,总是能够做出正确决策的那个人,会逐步凝聚更多的信任。

而芯远半导体的问题是,几个大牛,谁都懂技术,早期股份比例都一样。

意味着谁说了都算,换句话说,谁说了也不算!

更进一步,谁都不服谁!

那就比,比个高下。

在公司业务发展好,蒸蒸日上的时候,这个矛盾可以掩盖。

但,一旦遇到问题,或者其中的谁做了错误的决策,那就是内斗开始的号角。

另一方面,这种结构即便公司发展好,未来也会有隐患。

因为谁都会觉得公司之所以发展得好,主要靠自己!

而且公司有钱了,股份就值钱了,利益问题就会激发更大的矛盾。

刘韬就正面临着这种窘境,现在公司里的三人简直内斗激烈得很。

拉帮结派,站队,故意使绊子。

他尤其边缘化,没东西可卖,体现不出自己的价值。

早前还因为他融资有作用,结果现在融资也不顺利。2芯片失败以后,cto提出直接做个大的,做h264编解码芯片。梁博因为之前的错误决策,他很担心cto如果成功了将来自己的地位不保。

所以,以公司的现金流不够支撑做出h264编解码芯片为理由坚决反对。

提出先做一颗h264的解码芯片,有了销售额,有了成绩能向投资人交代后再进一步,如此可以降低风险。

而且,h264解码芯片主要是消费电子类的客户,早前刘韬在销售eg2解码芯片的时候,虽然销售成绩不行,但客户覆盖面有一定积累。

如果做编解码芯片,就必须去拓展安防市场的视频监控客户。

这是一个新的市场,而且水很深。

又站在了o一边。自然是不服气,在带领研发的时候就有了情绪,甚至有换地方的打算。

以他的资历,出去再混也是香饽饽。看着这个情况,一方面为了保证项目顺利进行,一方面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就插手了研发工作。又被投资人规劝了回来。

于是,双方手底下的研发人员开始苦逼的被迫站队。

和cto的矛盾进一步激化。

没产品,刘韬自然就没东西卖。他就成了公司的成本,说话都不硬气,也被逼着站队,但心里却一个都不服。又都觉得他没什么用,只要产品做出来了,刘韬能搞的事情,他们招聘个销售副总裁来也能干。

一直没发言的裁判姚坤脸上露出了恍然的神情!

总算明白了这里面的道道,看来自己虽然跟芯远半导体关系不错,但了解得太不深入了。

平日里大家都你好我好大家好,这私下里的暗流涌动自己竟然没有察觉。

紧接着,姚坤看曹深的眼神变了!

直冒绿光!

内心咆哮!

果然是被资本市场热捧的创业者啊,这种事情只有真正创业过的人才能够一眼看透里子。

投资人,还是太表面的,实践经验不够!

曹深,真是人才啊!

瞧瞧人家才多大,就对这些事情了若指掌!

人跟人,真是没法比……

一定要搞好关系,将来一定要想尽办法跟他合作一下!

至于曹深同学为什么会知道,别问,问就是上辈子被这种经历毒打过!

刘老前辈可能是年纪大了,此时有点身心俱惫的感觉。

觉得喉咙里有口老痰,使劲清了清嗓子,继续挣扎

“曹总严重了,我们三个在米国就认识的,彼此之间关系很好,都是很好的朋友。

也正是因为这样,当初创业的时候才股份平分的。

你说的这种情况,可能别的公司会遇到。

但,在芯远半导体是不可能发生的。

说实话,我们在米国都是高管,金钱和地位都有了。

为什么这么大年纪还冒风险回国内创业呢,是有情怀在的,是有理想的。

所以,不会在乎一点眼前的利益和小事。

争执是有,每个公司都会有。

但大家都是专业和理性的,会开诚布公的谈,也只有这样公司才会进步。

甚至,我们的企业文化,是欢迎有不同的意见的。”

曹深同学脸上流露出佩服的表情,

不得不说,刘韬也是个人才!

在自己的连环吐槽攻击下,他还能应对得体,不愧是能做到大公司高管的人。

不仅老刘能扛,姚坤都还在硬挺。

吐槽都到这个份上了,系统还没有结算!

曹深内心呐喊,姚金主!你要不要这么执着啊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