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产量(1 / 4)

初唐小王爷 出樘子弹 4771 字 2021-03-23

李佑叹了一口气“秋天已过,冬天已经来了啊。”

原本以为真的要在这里面待上三个月呢。却没想到,短短三天,王公公就亲自来接人了。

“楚王殿下,圣上让老奴请殿下移步太极宫。”

李佑疑惑,这李世民当众下的命令,难道就要废掉了吗?

路上李佑还是连忙向王公公打听“王公公,你可知道父皇找本王是有什么要事吗?说说看!”

“哎呦喂,殿下问奴才,却是让奴才为难了。不过这次应该不是坏事。”

对此李佑笑了笑也不再追问,有这句‘不是坏事’就行了。毕竟王公公是皇宫的太监总管,是皇帝身边的贴身太监。

他所接触的绝对是大唐最高的决策层。如果伺候的是昏君,凭借谄媚,混淆视听,还能有大发展。

从古至今,乃至未来。华夏朝廷都有那么一些权力巅峰的大太监。

着名的,大家耳熟能详的也知道。秦朝赵高,东汉张让等十常事,什么立皇帝刘谨,第一太监魏忠贤等人吧。

哪一个不是权倾朝野的任务。他们的崛起,说到底还是完全依靠这皇帝才可以。

他们到底有没有才能暂且不论。就算再有才能,也不可能得到文武百官的认同。

可他们和皇帝的关系很近啊,毕竟皇帝的起居都是他们在照顾,皇帝一天十二个时辰,待在他身边时间最长的是这些太监。

甚至这种皇帝的专属太监,太监总管,一般都是从小入宫,和皇帝一起长大的。

而且怎么说呢?太监对待主子,说句不好听的,比狗还乖!照顾人也是无微不至,一直都在想着讨好你。

所以在一些昏君心中,眼前这个和自己从小玩到大,照顾自己无微不至,对自己更是百依百从的人,感觉这就是对自己最好的人,最关心自己的人。

然后一个大臣得罪了他。他表面上连连陪着不是。可私下却开始在皇帝面前有意无意的说起那个大臣的不当之处,不好的地方,甚至栽赃嫁祸。

他是和皇帝一起长大的,他是对皇帝最好的人,皇帝最信任的就是他。他在皇帝心中地位可能比起那些妃嫔更加高吧。

他的话,对皇帝而言,可能比那些妃嫔的枕头风更有威力吧。因为他在皇帝面前,就是一个哈趴狗,皇帝也不会想到,这个哈趴狗居然乱咬人。

于是那位大臣倒霉了,降级,辞退,定罪,流放,砍头。这个就看罪名如何了。

但这些太监在如何厉害,他们的权利都是来源于皇帝。一旦哪天皇帝不认可他们了,杀他们也只是分分钟的事情。

因为太监,从来就不可能被文武大臣说认可。他们即便在皇帝的同意下,掌握了兵权。但只要皇帝一句话,所谓兵权也只是空话而已。

不过因为之前所说的原因,他们和皇帝关系非常好。皇帝也非常信赖他们,混淆视听,他们也有一套自己的生存之道。担心皇帝知道他们的那些恶行,然后处决他们。那他们就只能让那些对他们不好的话,进不了皇帝的耳朵就行了。

所以一般情况下,他们的主子皇帝,一般都不会动他们。皇帝被称为孤家寡人,不管知不知道,可能也不愿意杀这样一位奴才的吧。

可皇帝的继位者就不同了。他没有被蒙蔽视听。他有着清楚的判断,他对这位权倾朝野的太监也没什么感情。杀起来也没什么不忍心。这也是他们的末日了。

可现在的皇帝是李世民。绝对不会允许太监有半点越雷池的想法,特别是嚼舌根。

如果一个太监,都敢议论朝中大臣,议论国家大事。那岂不是乱套了。

不要说太监了。就是后宫的妃嫔也没有资格谈论国家大事。

哪怕是长孙皇后,一般也是以为他舒心为主的劝诫而已。也不带对国家大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