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墨九一蹶名王(2 / 4)

明末第四天灾 脑疯 5455 字 2020-11-13

耿仲明的亲丁也不管是自己人还是敌人,拼着命的杀出了一条血路。保着耿仲明冲出了重围。

因为东城门被多铎的大军堵了个严实,而西面又是大侠们的疯狂反扑。无奈之下,耿仲明只好向城南败走。

而大侠们似乎认准了耿仲明是条大鱼,竟然分出了一只队伍紧追不舍。

耿仲明一路上边打边跑,转弯抹角之下,不想竟然和刚逃出督师衙门的亲丁哨官墨九碰到了一起。

简单的说了几句之后,大致了解了对方遭遇,战场之上却也不便细说。于是两边合兵在一起。

看了一下所剩的亲丁人数,虽然比刚才的人数要多了一些,但是局势并未有乐观。

许是耿仲明一身的大清王爷的甲胃显眼,很快大侠们又衔尾追至。

耿仲明一想,东、西两面大军云集,现在打成了一锅粥,肯定是不能去的。

墨九那边贼军的势头也是惊人。一百多个精锐白甲兵尽皆丧命,楞是一个都没跑回来。如今自己手下总共就这几百残兵败将,比精锐白甲兵的战力相差何止十倍?恐怕还不够对方一划拉的。

于是耿仲明下令,跟着墨九,向另外一个方向突围。可是耿仲明情急之下却忽略了一件事,墨九来的方向是潼关城的南面。换句话说,墨九一直是向潼关城的城北而逃。

其实早在十几天前,耿仲明就在多铎的军事会议上粗略的看过潼关的地图。只是他从来不觉得自己所辖的八旗汉军会成为最后攻占潼关的主力,

这些天一直在外围和李自成的部队交手,所以他对潼关外围的地形地势到是仔细的研究了一番,可对于潼关内部的地形,他也只是粗略的看了一眼。

如今敌军紧追不舍,匆忙之下,下意识中选择了一条敌军最少的道路,可是他却忘了,潼关城的北面其实是一条死路。

自古以来,潼关城的城门都有四座。分别是东门,西门,南门,和上南门。却唯独没有北门。

只因为潼关的北边就是黄河,潼关居高而建,北面是立陡的悬崖,悬崖下面就是滚滚的黄河水。所以在潼关北面非但没有城门,甚至连城墙都不用建。没有任何敌军可以从那个方向爬上来

耿仲明看过潼关的地图,可是却忘了个彻底。而身边诸如墨九等亲兵将领,官职最大的不过是哨官,旗总。以这样的级别根本没资格列席豫亲王的军事会议,更不用说看到潼关内部地图了。

如今众亲兵见耿仲明指明了突围方向,那么保着王爷,效死杀出去也就是了。

俗话说将为军之胆,众亲丁心里有了主心骨。到是把跌落到极点的士气提振了一些,同心协力向“想象中的潼关北门”杀去。

这一路上虽然又损失了不少人手,但好在有惊无险,几次遇到敌军都冲杀了过来。等过了潼关的中轴线,越往北走,敌军也就越少,众人心中稍稍了出了一口气。

接下来只要奋起余勇,一举夺下“潼关北门”。大家也就算逃出生天了。

墨九守在耿仲明的左右,心中最是得意。

“此役之后,自己的职位可能就要向上动一动了。今天王爷虽然大败,上万大军尽没于潼关城,但是死的多为新降清的汉军。不过是些许炮灰而已。

像这样的炮灰,夸句海口。只要我大清武运昌隆,简直要多少就有多少。就在前些日子,河南总兵许定国主动送两个儿子过黄河为人质,请求投降。

要知道当时豫亲王多铎的大军才刚刚过了孟津,想要对付的也是李自成。也就是说清军的目标根本就不是河南,可手握万余精兵的河南总兵许定国就坐不住了,不辞劳苦的前来托妻献子。这是何等的觉悟啊!”

当然墨九从来不认为自己和那些新降的汉军是同一等级的,自己都留多少年辫子了?这叫从龙入关,和这些望风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