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明月照人心(2 / 2)

衣冠何渡 王衣白 3732 字 2021-07-16

逝的紧迫感、冷峻的死亡意识都是引人深思,而屈原出身乱世却坚持理想、宁死不屈、追求真理,在下尊之敬之,且《史记》为屈原立传,可见其地位。“陆桐出口成章,滔滔不绝。

“陆公子不亏是江南第一才子,吾也对你的才华尊之敬之,希望下次有机会能跟你讨教讨教。“悕雪满意地点点头,示意他坐下。

“在下安玥之,参加陛下。“陆桐刚坐下不久,安玥之就站了起来,恭敬地拱手朝悕雪行礼。

悕雪大喜过望,她曾觉得用对策评价国子学生,对胡人出身之人有失偏颇,才特意加上了明日的自由项,而胡人出身的安玥之此刻主动起身,悕雪非常开心,赶忙问道

“安玥之,吾知道你,听说你从小就喜欢大豫的文化,怎么样?是不是想到什么了吗?“

安玥之抬起头,虽然是异族人的样貌,但举手投足间的儒雅气质却丝毫不输给在坐的高门公子,他转头朝陆桐望去,朝他点点头,陆桐不知所云,却还是礼貌地回礼,安玥之说道

“在下知道屈原,看过他的文章,受陆公子的启发,在下想起里面的一句‘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恐美人之迟暮’。大致的意思是说日月更迭不息,春金秋相替不止,想黄叶飘零,便会担心起美人也将添上霜鬓。“安玥之的声音不大,甚至还带着些许的颤抖。

悕雪连连点头,云袖一挥,说道

“说的好,继续。”

“屈原其实是想借日往月来、美人迟暮,表达时间不饶人,岁月如流水的感慨,不经意间,把一个人的岁月吞噬殆尽,其中也暗藏着屈原对前途的焦虑和担心。”安玥之好像受到了鼓舞一般,言语也更加流畅,眼中闪烁着光芒。

作为同龄人,悕雪替他感到高兴,进入国子学的安玥之,说不定就如现在自己,就像鱼儿进入了水中,可以书海畅游。

而作为君王,悕雪则感到欣慰,商旅们愿意选择大豫作为自己的家乡,愿意让子女学习汉族的文化,这值得每一位中原人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