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民心思变(2 / 3)

日不落盛唐 月影微凉 6411 字 2020-11-30

切仿佛南柯一梦。

不过既然已经起事,便要有兵甲钱粮,刚刚劫掠了齐郡官仓和军械库的王薄手里不缺甲胄钱粮,缺的只是兵丁。于是王薄差了手下的一些头脑比较灵光的人四处传播自己所做的《无向辽东浪死歌》

长白山前知世郎,纯着红罗绵背裆。

长槊侵天半,轮刀耀日光。

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

忽闻官军至,提刀向前荡。

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

王薄觉得这些还不够,便又作诗歌数首,令人传颂整个齐鲁

一有又莫向辽东去,迢迢去路长。老亲倚闾望,少妇守空房。有田不得耕,有事谁相将。一去不知何日返,日上龙堆忆故乡。

二有又莫向辽东去,从来行路难。长河渡无舟,高山接云端。清霜衣苦薄,大雪骨欲剜。日落寒山行不息,荫冰卧雨摧心肝。

三有又莫向辽东去,夷兵似虎豺。长剑碎我身,利镞穿我腮。性命只须臾,节侠谁悲哀。功成大将受上赏,我独何为死蒿莱!

数首诗歌流传整个齐鲁大地,字字珠心,针针见血,将辽东民夫的惨状描述的淋漓尽致,当然也有夸大,但是在客死他乡和放手一搏之间也是很好做出选择,一时间山东农民纷纷响应。

王薄在齐鲁势大,从辽东逃回来的豆子颃也收拢了逃回来的民夫有万余人,在王薄所在的齐州背面的沧州斩官起事,陆续收拢辽东逃回的难民,竟也有两万余人,与王薄隔着黄河遥遥相望。

一日,豆子颃派来信使,面见王薄“久闻王将军盛名,今日得见,三生有幸啊。”

王薄也笑着说“非也,豆将军在沧州广济辽东难民,才是为天下人所称赞的啊。你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信使从怀中取出一份地图交给下人递与王薄说“我家将军欲与将军加强联系,互相帮助共击官军,但是黄河天堑难以飞跃,所以希望和将军在图上位置共建码头水师,互通有无。”

王薄打开地图,看着平原郡南的一个点,说道“黄河水性无常,设立码头倒不是不可以,只是这黄河若是改道,岂不是漏壶打水一无所得?”

“王将军所述,我家将军自是也有考虑,先前杀酷吏之时,在平原郡府内得到历代黄河水文的记录,又请的风水先生选址,方才告与将军知晓。这处渡口百年难得一遇恶水,百年来黄河改道皆是没有影响得到这里,还请将军放心。”信使恭敬的回答到。

“那这水师,又如何个组建办法呢?”王薄沉吟片刻问道。

“我家将军有言,两家共同出人出力组建水师,以将军的水师主将为主将,我水师将领皆不会有任何怨言。”信使显然心中已经有了计较,毫不迟疑地回答道。

“好,那就这么定了,你跟你家豆将军说,我这里一定按照约定,搭起码头,建造舟船。”

“将军之果敢鄙人生平未见,佩服佩服,在下先行告辞返回山寨复命了。”

在豆子颃和王薄正在组建水师期间,黄河春汛,只冲毁了两艘江帆战舰,没有什么太大的损失。百姓却是损失惨重,有一位叫孙安祖的漳南县人士,房屋财产被洪水卷了去,妻子儿女相继饥饿而死,伤心欲绝。

适逢再招兵援助征高丽军,县里看中了他骁勇异常,便不由分说强征他入伍,征文到的时候孙安祖跪伏在地上泣不成声的说“我妻儿新丧,尚未寻回尸首安葬,怎可离乡远游?还望老爷容我寻回妻儿的尸首安葬了便去应征可好。”

县令闻听勃然大怒,一手拍案喝到“孙安祖!你区区一介草民,征你入伍乃是天大的好事,更何况各乡募集骁勇以资辽东,你难道想抗旨不遵么?”

光是呵斥孙安祖县令犹不解气的对左右说道“左右的,给我重打这不识时务的刁民八十板,绑了送去军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