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大的邺城,转瞬之间,竟成了人间地狱。
元一玉提着剑,拼命的奔逃。
“往哪里逃?”
前面两个士兵,堵住了元一玉的路。
元一仪一转身,发现后面也有两个士兵。
月光下,一个士兵眼里,闪着淫邪的光。
“真是个美人,死了太可惜了。”
一个士兵的话,引得三个士兵的淫笑。
“小娘子,小美人,看你的发髻,还没有嫁人,”
这个士兵说着,咽了一口口水。
“不如今晚,就让天为被,地为床,让你入一次洞房。”
“是啊,今晚我们哥几个,让你做一回真正的女人。”
“气死吧。”
那个士兵的话还没有说完,元一玉突然一下跃起,手中的剑,已刺穿了他的喉咙。
其三人一看,一起拿着长枪,刺了过来。
元一玉躲闪不及,一支长枪,已刺到了他的肩膀上。
元一玉痛苦的哼了一声,水中的剑已经飞出,狠狠的插在了那个士兵的胸前。
“啊”的一声,元一玉的脚,被一支长枪刺中。
两个士兵望着手中空无一物的元一玉,发出了狂笑。
一个不能行走的小娘子,注定成为他们的口中之物。
望着远处零星的灯火,元一玉流出了悲愤的眼泪。
在这只繁华的都城,如今已没有了她的一席立足之地。
莫大的都城,竟容不下她一个人。
而她心爱的人,此时,还在远方,为屠杀她元氏家族的人,镇守边疆。
元一玉拖着受伤的脚,一步一步的后退着
此时,暗夜的喊杀声渐止,传来的,是一声声女子的哭叫声,间或夹杂着士兵淫荡的笑声。
“小娘子,你今晚跑不掉了。”
两个士兵,一步步逼近。
元一玉悲愤抬起头,含泪望着不远处黑夜中的府邸。
那是她从小生活的地方,如今,已不复往日的荣光。
她多想扑进爱人的怀抱,痛苦一场。
但她现在,只想死去。她只想为她的爱人,保住清白,可她连死都无法死。
看了一眼黑暗中,那把还插在尸体上的宝剑,发出了凄惨的笑声。
世上最无助的,莫过于,一个人连死的机会都没有。
一声凄惨的笑声过后,元一玉向旁边的一棵树撞去。
“想死?没那么容易。”
一个士兵,堵住了元一玉的路。
俩个士兵互望一眼,扑了上来。
元一玉眼前一花,无力的掉下。
她两眼喷着愤怒的怒火,死死的盯着扑上来的两个士兵。
急促的马蹄声,由远而近。
在元一玉最绝望的时候,一支长枪,飞了过来。
一个士兵发出了一声鬼嚎,应声倒下。
另一个士兵一看,转头要跑。
可从马上飞身下来的人,两脚落在了他的脖子上。
虚空中的人,身子一旋转传,脚上的人头,咔嚓一声,被扭断。
“一玉,表妹,一玉,我来了。”
“表哥。”
元一玉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然后,闭上了眼睛,慢慢的倒了下去。
当元一玉再次醒来时,发现自己,已骑在一匹马上。
她就靠在一个温暖的胸膛上 。
久违的气息,让元一玉安心下来。
看到元一玉醒来,郑珂回头看了后面一眼。
邺城,已经被远远的甩在身后。
在一片小树林里,郑珂翻身下马。
元一玉也被轻轻的抱了下来,放在了草坪上。
“你的脚摔伤了。”
元一玉此时才发现,她肩上的伤,已经被包裹起来了,不觉脸一红。
“你是我未过门的妻子,我们不用回避。”
“嗯。”元一玉点点头。
郑珂把她的鞋子脱下来,替他包扎伤口。
当郑珂的手,触碰到她的脚时,没有惊悸,只有温暖。
一滴眼泪,落在了元一玉的脚上。
“表哥,我不疼。”
郑珂抬起头来,元一玉看到,一个铮铮男儿,竟为她流下了眼泪。
“你放心,等回到西汾州,哪怕你是元氏宗亲,也没有人敢动你一丝头发。”
郑珂有力的声音,让元一玉一下子想起了那个无助的夜晚。
元一玉鼻子一酸,扑在郑珂的身上,哭了起来。
郑珂望着怀中哭泣的人,眼圈又是一红。
他的一玉,曾经是那么的精明能干,不仅守住了广阳王留下的巨额财富,也凭自己的能力,积攒了丰厚的嫁妆。
当元一玉,不符合情理的,派人把她的嫁妆,提前护送到西汾州时,郑珂就感觉到了不对。
元氏宗亲,要遭难了。
郑珂连夜离开西汾州,甚至来不及和视察军营的父亲打个招呼。
一路马不停蹄,向邺城的方向奔驰。
终于在元一玉最绝望的时候,郑珂赶到了她的身边。
擦干眼泪,两人重新上马,奔赴西汾州。
一路西上,很快,西汾州遥遥在望。
但是,各州刺史,突然接到皇帝谕旨,在路上拦截元氏家族逃亡的人。
郑珂带着元一玉,不能在路上耽搁太久,因为元一玉身上的伤,需要治疗和休养。
最初的几个关口,郑珂带着元一玉,横枪立马,强闯了过去。
玉面郎君郑珂,如今名声已传遍齐国的边疆。
他在协助父亲郑孝行对抗周国的过程中,屡立战功,如今,已是声名赫赫的中郎将。
许多人在联合作战的时候,早已认识了郑珂。
但是,皇命不可为。
郑珂和元一玉,最终被堵在了望城坡。
“表哥,我们过不去了,你一个人走吧,我不想连累你。”
望着前面黑压压的军队,元一玉说着, 就要跳下马来。
郑珂哪里会让他下马?,死死的抓住了她。
“你做好,你坐到我的背后,稳稳的抱住我,我们冲过去。”
郑珂的话还没有说完,元一玉哪想连累郑珂,死活就要下吗。
只是,她的脚,还没有好清,一挣扎,痛得她蹙起了眉。
两人正僵持不下,忽然发现前面的士兵,突然一下子惊慌的散开。
一队人马,出现在前面。
那随风飘扬的旗帜,郑珂精神一振。
书写着一个大大郑字的战旗下,是正是两个英姿勃发的少年。
正是郑珂的两个兄弟,郑环和郑珏。
“大哥,我们来接你了。”
“大哥,表姊,我们来接你们回西汾州了。”
“父亲让我们来接你们了,看谁敢阻拦你们。”
原来,远在西汾州军营的郑孝行,也感觉到了皇帝,要对元氏宗亲下手。
连忙派自己的两个小儿子,率领一队亲卫,前去接应郑珂和元一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