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提前布置(2 / 4)

覆清1796 隐宗宗主 239 字 2021-10-29

环境恶劣,土改和自治制度对他们的影响并不会有多大。”

这点胡钟也知道,于是开口说道:“参不参军无所谓,只要他们不在我们后方出乱子就行了。”

听到胡钟这话,黎汉明想了想说道:“这样吧,为了以防万一,新招募的三万余新兵,除补充进部队一部分外,其他的都放在乌蒙草原上训练吧,这样一来,就算凉山有异动,有这支部队在,至少能快速的过去支援。”

这个时候毕竟不是后世,黎汉明可不敢拿自己的大民族主义去赌他们的小民族团体主义,他毕竟是经受过民族团结教育的人,而其他人则完全没有那个基础。

现在黎汉明在给他们打基础的阶段,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所以黎汉明不得不防。

“是!”胡钟应了一声后又问道:“那打箭炉那里又如何处置?”

“自古康地多乱,希望我们的政策能让康地安定下来,那么便改名叫康定吧。”黎汉明闻言想了想说道:“为了便与管理,雅州府便以大渡河为界,以东置雅安府,以西置甘孜州。”

传说打箭炉在三国时便有了,但在明朝开国之前,其实根本就没有打箭炉这个地名,而是称为打煎炉。

打煎炉本来称为“打尖路”,因为康定自古就是四川进入青藏高原的重要驿站,人们进入青藏高原前需要在这里打尖住店。

再加上当地人称康定为打折多或达折多,过往的人们就习惯性把这里称为打尖路。

久而久之,打尖路就变成了打煎炉。

打煎炉正式定名为打箭炉,则是清朝康熙年间的事情。

胡钟闻言点了点头,道:“雅州确实太大,虽然其地广人稀,但是为了分化管理,属下以为在甘孜州之下继续细划,除原有的稻城、定乡、得荣等县治外,还可在川藏要道上加设雅江、理塘、巴塘三县。”

“可以,具体如何安置,你先研究研究,我的要求是需得彻底控制那里,不要再出乱子就好。”如此一来,就算是彻底的控制了横断山脉了。

断山脉南北贯通,如同一道道巨墙将吐蕃之地与汉地相隔。

历史上,每当汉藏有矛盾冲突时,谁占据了横断山脉,谁就有了地理上的优势,对方必然寝食不安。

横断山脉区域内又分为三条地理线,每条地理线上都有把控交通的咽喉要道。

从东到西,第一个是大渡河旁的打箭炉,这是四川盆地最后一条防线,过了大渡河是雅安,成都平原无险可守。

其次就是理塘和它旁边的巴塘,理塘平坦富庶,巴塘坐在高山上,过了巴塘是长江源头金沙江,四川和吐蕃的省界。

横断山脉最后一条防线是隶属于吐蕃昌都的怒江和澜沧江,吐蕃若是丢了这一片,拉萨就可以任由人蹂躏。

清初满人为了拉拢蒙古族和藏人,改信了藏传佛教,征服了汉地后当然要想着法子将高度自治的吐蕃纳入到中央管辖的版图中,而不是只要一个名义上的统治权。

康熙年间,清政府先以犯边为由,派四川提督进剿,攻占康定,拿下了川西第一咽喉,将其纳入四川范围,称为“炉边”地区,从而基本解除了吐蕃对成都平原的威胁。

二十年后,清军以驱逐叛乱的蒙古准噶尔部为名进入吐蕃腹地,设立驻藏大臣,开始了对吐蕃地方的全面管辖,与此同时,清政府相继招降了康区各土司,从而整个康区纳入四川。

黎汉明虽然暂时还没有进军吐蕃的打算,但是将来是肯定不会放弃的,如今趁着各个关口都还在清军的手里,从他们手中抢夺总比将来与藏人争夺要好。

“不过先不用太激进,暂时先稳住康地各部就好,我们的主要目标还是先拿下成都再说,只有先彻底的解决了清军这个后顾之忧,到时也能抽调兵马专职去稳定康区以及安多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