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一章 取舍(1 / 3)

后汉长夜 十年卧雪 3480 字 2022-03-13

,后汉长夜

孙刘成亲的消息,是在建安十三年正月中旬,才传到邺城的。当时就将卧病在床的梁祯给吓得跳了起来。因为孙刘一旦联姻,就意味着梁祯一年多前,在荆州垂死挣下般布下的离间局,被孙刘以一人退一步,海阔天空的方式,给破了。而在孙刘化干戈为玉锦之后,接下来,可有得他梁祯受了。

因此,为了避免此种两面受敌的情况的发生,梁祯必须再生一计,以挑拨孙刘之间的关系。

“太师,孙刘联姻,并不意味着荆州问题的解决,而是仅将其延后了。”董昭也是明白人,一眼就看出了孙刘联姻的背后,那隐藏着的波澜,“孙权对交州,亦是图谋已久。因此,太师不妨向陛下献策,恢复九州之制,而后将交州并入荆州。如此,不久之后,孙刘二人必定反目。”

梁祯一听,立刻来了精神:“公仁之意,一旦交州并入荆州,那于孙刘而言,便是谁能控制荆州,谁就能拥有交州。”

“正是此意。”

“哈哈哈哈哈!公仁妙计。”梁祯放声大笑,然而笑声未落,他便又想起一事,那就是合并各州的事,荀彧能答应吗?要是荀彧不答应,那他又该如何是好?

不答应,那就分道扬镳吧,还能怎么样?梁祯牙关一咬,狠心地想着。因为这天下大势,是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着的,而每当它运行到一个新的节点,人就必须跟着它的轨迹,做出相应的改变,否则就是逆流而动,是注定走不长远的。

而建安十三年的大势就是,刘备和孙权在联姻之后,无一不是实力大增,对北方的威慑,也是与日俱增。而与之相反的,梁祯对北方的控制力,也就是他的威望,却因前年赤壁一败,以及他每况愈下的健康状况而有了江河日下之象。

因此,无论是为了自己的身前事,还是自己的生后名,梁祯都必须立刻表明态度,好给自己的追随者们,吃一颗定心丸。这也是为什么,在建安十三年之前,梁祯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顾及荀彧的感受,而暂缓称公的计划,但自这一年开始,他做不到了。

但荀彧到底跟董昭、杨修等人不同,他不是梁祯的幕僚,而是地位足以与黑齿影寒比肩的合伙人,因为荀彧所代表的,并不是荀彧这个人,而是以他为首领,以颍川士人为核心的豫州士人集团。而正是有了这个以尚书台为大本营的团体的支持,梁祯才得以“稳坐”中原。

因此,梁祯尽管早就知道荀彧的态度,但他还是想尽了方法,去避免二人决裂的后果。为此,梁祯找到了荀攸。

梁祯和荀彧,可以看成是两条流量相当的大川,而遍观天下水文,还真没有哪两条旗鼓相当的大川,最后能汇聚成一体的。因为它们的能量都太大了,若是真合二为一,那对当地的生态而言,无疑是一场灾难。因此,两条大川之间,仅能依靠一些流量较小的支流来互相联络。

而荀攸所充当的,就是这一角色。这二十多年来,荀彧和梁祯二人观念相左,又或者预感自己接下来的动作会引起另一人的不安时,荀攸就会主动担起这“传声筒”的职责,以便两位巨头能够在不直接接触的情况下,摸清对方的底线,

以避免可怕的冲突。

梁祯让荀攸带给荀彧一句很令人玩味的话,梁祯表示,赵温年老,已经不再适合担任职责相当于丞相的司徒一职,而荀彧担任尚书令多年,政绩卓著,无论是汉帝,还是内外两廷的官员,都对荀彧赞不绝口,故而梁祯希望荀彧能够接替赵温,出任司徒一职。

之所以说这是句很令人玩味的话,是因为此刻的汉庭之中,除了自封为太师,位与三公同的梁祯之外,货真价实的三公,就只剩下赵温一人。而赵温本人,由于一直没有获得“兼录尚书事”的权力,故而一直处于有职无权的状态,没有权力,自然就不会有人肯舍命相随。因此,赵温的去留,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