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东方超环聚变实验堆(2 / 2)

射性物质,一旦在事故中释放到外界环境,会对生态及民众造成伤害相当大。

火电站出事也就是那一片的事,核电站一出事就是国际大事件。

并且这不是什么理论,而是多次事故,尤其是举世闻名的超级大事故直接告诉人们的。

现在很多地方的民众都是“谈核色变”,甚至嚷嚷着废掉核电站。

但是有一种核能电站就可以避免这种情况,那就是可控核聚变发电站!

当前科技水平下,人类已经能够完美利用核裂变进行发电了,但别看“核裂变”和“核聚变”中间仅仅一字之差,其实它们根本就是两种有本质区别的东西。

这种区别不仅仅体现在产生的能量体量上,同时也包括对“燃料”的需求度上。

根据相关统计,现已探明的核裂变原料只够人类使用近百年的时间,而核聚变的原料近乎无穷无尽,比如地球海洋中有大约40万亿吨氘,如果将它完全利用,1公斤氘差不多能够产生1亿度的电,这是多么惊人的数字。

更别说月球上还有巨量的氦3,那也是一种非常优秀的核聚变原料。

这还是距离地球近的,如果算上更远一些的星球,那将会是更加惊人的数字。

如果人类能够完全控制核聚变,不仅能够大幅度减少对太阳的依赖,甚至依靠庞大的能量走出太阳系也不是遥不可及的梦。

此外,核聚变也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如果它完全普及,势必会大幅度改善和修复地球生态系统,而这是人类意识到工业发展会对环境破坏巨大之后,一直追求的发展方向。

然而,拥有如此美好前景的可控核聚变发展并不是顺利,由于人类某些领域进步迟缓,导致距离人类真正掌握和普及可控核聚变一直是“仅剩50年”。

繁星这边就有一个前途非常好的先进超导托卡马克实验堆,代号为“东方超环”,它最近才实现了1.2亿摄氏度101秒等离子体运行,创造新的世界纪录。

这就是十余年的研究成果。

没办法,产生可控核聚变需要的条件太苛刻了。

太阳就是靠核聚变反应来给太阳系带来光和热,其中心温度达到1500万摄氏度,这还是靠它巨大的体积和质量产生的巨大压力使核聚变正常反应,但地球上没办法获得巨大的压力。

所以人类设计的核聚变装置需要通过提高温度来弥补,不过这样一来温度要到上亿度才行。

核聚变如此高的温度没有一种固体物质能够承受,只能靠强大的磁场来约束。

“东方超环”就是为这个目的建造的。

不过上亿度的等离子体确实不好承载,但是……巧了。

金属氢是一种亚稳态物质,可以用它来做成约束等离子体的“磁笼”把炽热的电离气体“盛装”起来!

这样,受控核聚变反应使原子核能转变成了电能!

而现在李未来就站在“东方超环”旁边。

是真旁边,新思路的实验肯定不能直接在它上边做。

不单单是怕把它搞坏了,还因为金属氢的产量还太少,不够铺满整个设备的“磁笼”,所以科研人员都在旁边搞了一个小的“磁笼”。

这个小的容器纯粹是为了实验金属氢“磁笼”能不能承受超高温等离子体?

能承受的话又有承受多长时间?

承受时间长的话能不能一直保持稳定?

如果这次实验成功了,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