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入粟拜爵的施行与高额的军费(2 / 4)

严格来说,就是朝廷给你一个亭侯的虚爵。名头给你了,但你没有实邑,然后每年朝廷象征性地给你发一点钱,就当做封邑的赋税了。

而对于这些商贾来说,连这点钱都不需要!这些人,可都是云国之中的大商贾,那是真的穷的只剩钱了……

在封建社会背景之下,对于商贾来说,“穷的只剩下钱”并不是一种凡尔赛的说法,而是一种真实客观,又隐隐带着一丝心酸的形容。

便如现在已经伏法的杂家当代首席弟子金堂峰,这位能够影响整个云国市井百业繁荣的大商贾,在面对皇权、朝廷的大势碾压之下,除非抱着鱼死网破的想法,否则根本没有任何办法抵抗。

入粟拜爵,这是对双方,那是两全其美的事情。

云国朝廷省下了一大笔开支,出力的商贾们得到了梦寐以求的社会地位。

这个方法,萧承觉得是很有前途的。若是施行得当,那对朝廷来说,可是极好的事情啊!

而此时的杨延和、萧瑀却似乎不是这么想的。

杨延和沉吟一会儿,却是开口道:

“陛下,臣等自然明白您的用意……臣特并非献媚君上,只是陛下不过弱冠之年,便有如此文武功绩。铲除权臣、御驾亲征、一扫国中经年弊病,稷下学宫、科举,使陛下贤明传颂天下,将来绝对是我大云称颂百年乃至千年的圣君!”

萧承看着杨延和一脸严肃地说这这番话,手臂上汗毛竖起的同时,更是觉得心中莫名舒爽。

好家伙,这还不是拍马屁?

“便是因为如此,陛下的一言一行,必然是我大云日后历代君王效仿典范。所以小到言行做派,大到施政手段,都需要留心一番!”

一旁的萧瑀闻言,当即接话道:

“陛下今日虽授予的是虚爵,但对于后代君王来说,却是一个漏子。卖爵鬻官,都可用效仿陛下的借口。后世之人,也可以此来攻讦陛下。臣等之所以劝谏,便是因为这个原因!”

萧承闻言,微微有些愣神。

此时的他便想起了,历史上推行入粟拜爵的汉武帝。后世还真就有很多人,将我大青(咳咳)那毫不掩盖的卖爵鬻官的原罪,直接扣在汉武帝的身上。

其实自西汉之后的历朝历代,这捐官之事就从未停下来过,甚至还演变出了铨选制度。可是这么多朝代,就从没有我大青这么明目张胆,约成俗例的!

此时杨延和接着道:

“有功之人,赏赐的方式有很多,如今国库之中不缺金银,何必要用这种给陛下圣名威望留下污秽的手段呢?”

以萧瑀、杨延和二人的智谋眼光,显然不会那么迂腐,只是因为单纯觉得这是在卖官鬻爵而反对。他们反对的理由,一是担心给后世不成器的云国君王留下借口,二是担心后世有人以此抹黑萧承威望。

萧承沉吟了片刻,却是轻笑一声,摇头道:

“你们二人担忧,朕已经知道了!只是朕也有朕的打算,这以虚爵酬功商贾的制度,事关日后一统天下的大业,朕已经下定注意了!”

现在这些商贾能够保证北境几个月的粮草物资供应,那日后天下大战一起,军中粮草物资,也自然能够负担其中那不算太紧要的一部分。

军中辎重营为主,商贾商队为辅,两者配合,省下的损耗、时间、人力、金银,那是绝对不可小觑的!

萧承微微抬头,语气昂扬道:

“这功过评论,自由后人。但朕若是一统天下,创下前所未有的伟业,难道还怕后世宵小抹黑吗?至于这社稷延续更替,可不是朕能够做主的了!”

便是汉唐那般鼎盛的王朝,也都有覆灭的时候。真到了王朝衰败的时候,除非碰上个千古英杰人物,要不然谁来都没用……

饶是二人向来理智,但只要一想到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