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风波(1 / 4)

次日,在觐见肃宗后,杨错本来打算休息几天,再与齐王李倓一道返回兰州。

万万没想到有一件事情突然发生,却让他不得不卷入了一场政治旋涡之中,并且提前返回兰州。

这件事情说来,如果杨错不是在长安,和他八竿子都打不着。偏偏杨错留在长安过年,就正好遇上。

若问此事发生的原因,还要从李隆基说起。

众所周知,肃宗在收复长安之后,就将李隆基从蜀郡接回了长安,并且赡养在兴庆宫。

李隆基何许人也?昔日乾纲独断的帝王。

这样的皇帝是一定要做点事情出来,否则会很寂寞。

李隆基在兴庆宫待着,就让妹妹玉春公主和女儿万春公主作陪。

并经常登长监楼,过往之人见到李隆基都山呼万岁。

李隆基便在楼下置办酒食,赏赐给这些人。以此取乐。

这本来还不算什么。

后来不少将领常去兴庆宫觐见李隆基,彻底惹怒了肃宗。

李辅国察言观色,看出肃宗的不悦,于是进言:“上皇住在兴庆宫,常与外人往来,必须小心防范。”

肃宗不敢明言处理此事,假意道:“父亲仁慈,是不会做这样的事情。”

李辅国劝道:“李隆基固然没有这样的想法,可是上皇身边的人,如高力士和陈玄礼这些人,难保没有这样的想法。”

“哎,我相信父亲的部下。”肃宗话锋一转,“如果当真有发生的话,只怕要请父亲移居太极宫才能杜绝。但我是孝子,怎么做这种事情呢?”

肃宗一双眼睛望向李辅国,不再多说一句话。

李辅国会意,自责道:“老奴明白圣人的孝心,以后不敢再言此事。”

肃宗很满意的点头。

就在杨错到长安后不久,李辅国手捧诏书带领禁军人马突然出现在兴庆宫外,求见李隆基。

李隆基得知此事,心神动荡,一时不知所措。

“父亲,陛下肯定是对父亲的所作所为有所不满,有意让这个刁奴过来为难父亲。”万春公主见李隆基慌乱,出言开解,“为以防万一,父亲在兴庆宫和刁奴周旋,我这就去见杨错,请他念在旧情出面保全父亲。”

李隆基阵脚大乱,很害怕马嵬驿之事再起,马上同意了万春公主。

接着,命人召李辅国入内见驾。

万春公主则趁机溜走,骑马飞奔前往公主府。

杨错正在书房陪暻儿下棋,听见一个声音传来:“杨驸马快随我去救太上皇。”

“何事如此慌张?”杨错忙起身迎万春公主。

薛瑶英本来在一旁观战,见万春公主似乎有急事要对杨错说,于是带着暻儿出去了。

万春公主道:“陛下因为不满太上皇时常见过往百姓,派李辅国这个刁奴前来,只怕是要对太上皇不利。太上皇遍观群臣,只有驸马还有忠诚之心。故派我前来,向驸马求援。”

“这……”杨错有些犹豫。

肃宗和太上皇之争,是你死我活的斗争。

这种争斗没有谁对谁错,如果贸然掺和其中,是自寻死路。

万春公主看杨错不愿意,冷哼一声激将:“我以前常听杨贵妃说驸马是重情重义的,如今到了危机的时候,原来和那般势利小人一样。”

杨错听见万春公主提到杨贵妃,眉眼一动。

立刻想起昨日那个风雨飘摇的马嵬驿,以及杨贵妃远去的背影。

“好,我随你去见太上皇。”杨错明知此去肯定是触怒肃宗,但内心实在不忍李隆基被一个刁奴欺负,算是最后的效忠吧。

万春公主眉眼微动,见杨错肯一同前往,心中的大石总算是放下。

两人出了公主府,策马赶往兴庆宫。

薛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