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麟德议事(1 / 3)

黄门、禁卫个个奇怪于朝议居然结束得那么早,但更让他们惊讶的却是那些散朝而去的大臣们。

上朝时,这些大人个个神情严肃黯然,漫说谈笑,连个笑脸都看不到;但此刻,却见个个神色飞扬,一群地彼此高声谈笑,步履也轻快了许多……

“难道有什么喜事?”

当一名年轻禁卫疑惑地询问同伴时,另一名样貌剽悍的禁卫并不带恶意地轻讥道:“带点眼睛!刚才进殿的是龙武军将领,肯定是临淮郡王和驸马那里有捷报传来。”

年轻禁卫摇了摇头,随即有些不服气地说道:“你就肯定是龙武军的将领,他穿的衣甲不跟其他部曲一样?”

“老子当年在齐王帐下征战剑南道那一会,跟龙武军的兄弟打得交道多了,一看就知道。”样貌剽悍的禁卫瞥了一眼年轻的同伴,自得地说道,“你小子连战场都没上过,当然看不出来!”

年轻禁卫本是大族子弟,所以入宫担任禁卫,只是为便于日后的前途发展,此前的确从来没有上过战场。

事实上,宫中至少有两成左右的禁卫,都跟他情况相似。都是由名门宗族的良家子担任禁卫,其实本就是历朝不成文的传统。

“闹什么,程将军快来巡查了,想挨训么?”姓杨的年轻禁卫面孔一红,正准备反驳什么,却被禁卫军什长的呵斥声打断。

镇住部下后,那什长走回原位的过程中,突然说了一句:“是龙武军的兄弟!”

为了方便朝廷第一件时间了解前方的情报,所以都带有龙武军将士。这些人主要是送情报,还有就是可以监视将领。

这些人送的密信确保能到朝廷,就算不能也会在被杀之前销毁。

龙武军是当年代宗和齐王为先帝在马嵬驿保驾护航的部队,忠诚又可靠。

来自汝州的捷报,在很短的时间内传遍了长安城。

这个消息来的非常及时,极大地安抚和鼓舞了民心。

虽然并没有朝臣刻意宣扬什么,但长安城里的百姓也或多或少地闻听了一些战事不利的风声。

已有多年没有遭受战乱之苦的百姓,担心前线失利会波及到后方,唯恐安定的生活再次消失,一面衷心期盼平叛大军能够化险为夷,一面也不禁心有惴惴。

捷报的传来,让全城就像过节一样,上上下下欢欣鼓舞。

携元载、裴遵庆二人回到麟德殿后,代宗终于褪出了人前那从容自若的表情。

将连同捷报一并送至的另一封密信连看了五、六遍,几乎都能将内中每一字每一句背诵出来。

代宗这才放下手中绢书,欣喜地说道:“自张忠志助纣为虐南下以来,我就一直担忧妹夫那里。妹夫兵力逊于叛军,骑兵更是不如,这一战本就是艰难异常。没有想到,妹夫居然能在如此逆境之下。大破史贼和张忠志的联军。”

说完后,代宗似大石落地一般,长长舒了一口气。

“确实如此!”元载笑着说道,“驸马此战,将天时、地利、人和等诸般因素,运用得淋漓尽致,以寡破众,堪比古之名役。”

“不过此战也着实惨烈,我军的伤亡竟达到了两万余,严武将军也力战阵亡。再加上前面阵亡的李国贞、邓景山,可谓惨烈啊。”裴遵庆先是点点头,随即轻叹说道。

“史朝义经由此败,再遭重创,想保住汝州,已经近乎妄想。若他还算机灵。就该放弃汝州,以此来赢得喘息之机。”元载思索着说道,“一旦汝州入手,驸马只要再向河南道西部进军,就可与临淮郡王的大军连成一片。如此,则我军优势已成。”

“如此说……”代宗兴奋地点了点头,“中原光复之日不远矣!”

“陛下,平叛的大战恐怕已经支撑不了多久了!”裴遵庆突然泼了一盆冷水,“由于需要赈济的百姓实在太多,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