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洞蛮败北(1 / 4)

朗州,武陵县,界溪河之西。

洞蛮大军营地。

“居然被一个区区的界溪河挡了十天,你们还配做大神的子孙吗?”洞蛮大首领田融声色惧厉地呵斥帐内的各部落首领。

田融豹头虎目、身材魁梧异常,别有一番慑人的威势。

被年轻的田融如此训斥,一众部、洞的首领面红耳赤,头颅低垂,虽然没有人敢当面反驳,但内心中却是怨愤多多。

因为相当一部分首领原本就无意进攻荆南,只是迫于田融的压力而不得不出兵,对于建立什么“国家”,也是一点兴趣也没有。

不像田融那样胸怀大志,他们所希望的仅仅是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当好自己的首领。

另一部分首领虽然认同田融地“立国”宏愿,也出兵劫掠荆南的汉人也兴趣十足,但是当进攻严重受阻,成千上万的勇士成为流水冤魂之后,他们的念头也发生了变化。

或许浑瑊的兵力要远逊于蛮军,其中却不包括水军。

荆南河网纵横,使得荆南一直拥有一支规模不小的水军。再加上这段时间雨季,导致河水暴涨,客观上阻止了蛮军的进攻。

蛮军在前方进攻不利,后方又被李抱真如附骨之蛆一般地极尽骚扰,让年轻气盛的田融脾气日渐暴躁。

田融无法将怒气宣泄向敌人,各部、洞的首领就成了受害者,甚至有三名首领就因为提出了异议而被田融所杀。

表面上,田融似乎镇住了局面,但蛮军内部的不满和矛盾却在不断地酝酿着。

“这是一支联军,而非田融一人之军。联军之成,或威慑、或利诱。战势若顺,倒也罢了;一旦战事不顺,则联军内部必然生乱。届时只要稍加外力,便可使其全盘崩溃。这就是蛮军最大的软肋!”

面对部将疑惑的询问,浑瑊淡笑着回道,“水军阻挡、奇兵侧后袭扰,正是为了激化其内部矛盾。如今,时机已然成熟,我军正好来充当这个促使蛮军崩溃的外力。至于为何要让蛮军一直攻到界溪河,原因很简单。”

依然带着那温和的笑容,浑瑊目视远方,轻声说道:“我要用这一战,让洞蛮十年内抬不起头来。”

界溪河,又称沅江,有南北两源,南源为龙头江,发源于黔南云雾山,北源为黔北平越大山,而后一路北上锦延两千里,至洞庭湖汇入长江。

随着入夏后,频繁的降雨,让界溪河的水位一直居高不下,河面比之平日要宽。

虽然手握十数万大军,绞尽脑汁的田融,却仍是不知该怎样才能征服这条宽逾五十丈的大河。

搭建浮轿?

在这样辽阔的河面上,根本是一种妄想。

涉水强渡?

就算对面没有唐军把守,也没有几个人有这能耐泅渡过去。

最可行的办法,只能是搭载舟船排筏。

田融也正是这样做的,十数万大军一齐动手,成片成片的树林最终化为数千条排筏。

然而,接下来的渡河,却成了蛮军的噩梦。

面对大唐水军两百余艘大小战船,蛮军的渡河势力几乎就是如同自杀一般。

配备床弩的楼船斗舰,以如雨的劲弩倾泻向几乎没有防卫能力渡河蛮军。

船体蒙覆牛皮、船首加装撞角的蒙冲战船更是横行无忌地直接撞击,将简陋的排筏撞成一堆堆碎木。

小型的走舸战船,则专门负责猎杀落水的蛮兵。

仅在渡河的第一天,就有三千余蛮兵葬身鱼腹。

随后的九天里,田融尝试了各种办法。

无论是将上千艘排筏于某一处集中渡河,还是分散在几处渡河,亦或是采取声东击西地办法。

办法不同,结果却是相同的。

损失了几千艘排筏、上万名蛮兵后,田融仍然被阻挡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