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兵入徐州(1 / 2)

赵风带领大军,浩浩荡荡的出征了。

而赵风已经做好了安排,各郡县的官员,都在忙忙碌碌,热火朝天的行动了起来,先是分发谷种,随即便是播种。

但没有想到,百姓都是忧心忡忡,他们接到谷种后,没有多少人耕种。

都是疑心六十天无法还仓,不但白受累,还要搭上种子,不愿意做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好在每个郡县,都有成千上万亩的屯田,有相当一部分屯田,也同样因为灾情,而面临绝收的厄运。

于是屯田开始翻种,而且是成百上千亩的重新耕种。

看到屯田都开始重新耕种了,那些顾虑重重的百姓,于是打消了顾虑,也都开始抢播,争取在下一场雨到来之前,把种子都播到地中。

赵风在行军的路上,他的心还在幽州,他不知道,百姓是否已经翻种了田地,也不清楚是否又下了雨。

要是把种子播下后,天却不下雨,那还是空欢喜一次,到头来还是一场空。

“我应该暂时停止征战,全力抓好民生!”赵风暗自做了决定。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没有稳定的粮食来援,赵风就无法行军打仗。

而百姓受灾,将士们记挂着受灾的亲人,也是人心惶惶,影响将士的军心和士气,对征战极为不利。

磨刀不误砍柴工,赵风太偏重于征战了,他忽视了建设和发展,他要暂时停下了,发动百姓搞建设,重点是兴修水利,他要挖水渠,建水库,加固河堤……

赵风一路心事重重,终于兵进北海国。

北海国的南边,就是徐州的琅琊国。

而到了北海国,赵风就有些傻眼了,因为琅琊国,已经被曹操军攻占了大部分区域。

要进兵徐州,就必须穿过曹操的占领区。

怎么也不能,一路杀过去吧。

“文优先生,我该当如何?”赵风遇到了难题。

“这个有些难办了。”李儒也是眉头紧锁。

“要不我们对曹操言明,我们此来的目的,是助曹操攻打陶谦的。”赵风想了想道。

“这样恐怕不妥。”李儒思索一下道:“曹操若是知道,主公想趁火打劫,他或许能让主公通过,但是他定会大肆宣扬,把主公的真实意图公之于众,这样曹操才不会有后顾之忧。”

“若我是曹操,恐怕也会这样。”赵风点了点头道:“否则被偷袭,就悔之晚矣了。”

“如此一来,主公是可以通过曹军占领区,但是却要真刀实枪的,与陶谦硬拼了。这样即便攻克几座城池,却因为与北海不相连,而成为飞地,不但不能增加实力,还会成为负担,因而得不偿失。”

“那我干脆一声不响的穿过去。”赵风想了想道:“这样就不会引起陶谦的警觉了。”

“是不会引起陶谦的警觉,但却是引起了曹军的警觉,甚至与曹军爆发冲突。”李儒有些担心的道。

其实曹操已经警觉了,他已经探知,赵风带领兵马,来援救陶谦,并且进入了青州。

防人之心不可无,即使是盟友,曹操还是信不过,他已经在琅琊国与北海国的边境城池,布防了重兵,要将赵风军拦住。

“这确实有些棘手。”赵风陷入了沉思。

而同时李儒也是一筹莫展。

就这样过去了半日,赵风还是黔驴技穷,他便不再想眼前的问题,而又琢磨起了幽州乃至冀州的问题。

当赵风想到乐浪、辽西、辽东等郡,他突然眼睛一亮,随即大笑道:“我怎么这样笨呢?”

见赵风反常的举动,李儒立即看出,他马上判断出,赵风是想出了策略。

“主公有何妙策,不防说出来。”李儒也笑了起来。

“走水路,我们可以走水路。”赵风说着,竟然大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