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章 天下失一大贤(2 / 2)

“而野兔狩猎最多者,为吴鸿,这一把纯钧剑,他……受之无愧!”

此言一出,在场的人基本上都了解了庆忌的心思。

原来如此!

庆忌是打算借此机会,来考验一下,诸公子是否能做到诚信。

看起来,除了公子鸿,其余诸公子,没有一个是老实的。

“儿臣有罪!”

诸公子都不禁低下了头,一脸羞愧的神色说道。

庆忌则是摆了摆手,笑吟吟的道:“尔等何罪之有?”

“寡人并未说明,不得假手于人,从猎场之外,获取猎物。”

显然,庆忌也没有打算问责于诸公子。

为何?

没必要!

这一次的考验,不过是庆忌临时起意而已。

公子鸿的表现,没有让庆忌失望。

吴恒、吴繁、吴熙等诸公子,也都是正常水平发挥……

哪一个是善茬?

诚信,固然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

但是在庆忌看来,诚信要分时候,分场合,分对象……

譬如良心。

钱没了,可以再挣。

良心没了,就可能挣得更多!

……

这一次的冬狩,吴国君臣在上林苑举行了整整三日。

算是宾主尽欢,让庆忌都能看见吴国现如今的尚武之风,贵族子弟的英姿勃发……

不过,在这一年,吴国却有一个影响力极大的人物过世了。

吴国的太保,原齐相晏婴于冬末之际,寿终正寝,享年八十三岁。

晏婴无疑是一个伟大的人物,在政治、文化、外交等领域都颇有建树。

当然,对于吴国而言,晏婴的成就在于文化方面。

晏婴的大半生历任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辅政长达五十年。

以有政治远见、外交才能和作风朴素闻名诸侯。

在吴国,晏婴时常到宫塾为年幼的诸公子传道受业解惑。

更是不时的前往稷下学宫,开坛讲学,招收了不少的弟子,传播自己的思想学说,为吴国培养出了许多的可用之才。

庆忌有感于晏婴在文化方面,为吴国做出的突出贡献,故而为他上谥号“平”,世称“平仲”、“晏平子”。

晏婴之子晏圉,也被庆忌提拔为吴郡郡守,以表彰晏婴的功绩。

当然,以晏圉的政绩、资历,的确是足以胜任吴郡的郡守。

在晏婴出殡之际,庆忌亲自前往吊唁,吴国的诸公子,也都以晏婴为启蒙恩师,跟着前往祭拜,为晏婴守灵三日。

“呜呼哀哉!夫子,你这一去,我吴国失一良师,天下失一大贤!”

公子熙忍不住跪在地板上,抹着眼泪,伤心欲绝的道:“我吴熙,更不能日夜聆听夫子的教诲,怎不让人痛心?惜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