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章 以酒论国(2 / 2)

?皇大夫以为如何?”

皇野闻言,这才心悦诚服的朝着庆忌躬身行礼道:“吴侯,是敝臣失言了!”

“无妨!”

庆忌微微一笑,挥了挥手,又朝着坐在自己对面,已经喜笑颜开的子栾说道:“宋公,汝有这般敢于仗义执言,为国争光的肱股之臣,宋国可无患矣!”

“哈哈哈哈!”

子栾放声大笑道:“吴侯,承你吉言。不过寡人其实也认为,吴侯适才所言,符合宋国之国情也!”

“宋国尚殷商遗风,效周室以礼孝而治,百年积弱,或可寿终正寝。”

“然而,放眼三千年华夏,国人才能何曾于国运盛衰等同?”

“宋人锱珠必较、不务虚名、崇尚实力、皆乃英华聪慧之辈,却不等同于宋国必能称雄天下。”

“吴国人才荟萃,武力鼎盛,亦不等于吴国终成大业。”

顿了一下,子栾又道:“寡人记得,昔日吴国季子到访卫国,曾言‘卫多君子,其国无患也’!”

“只有君子,何以强国?”

子栾显然是一个务实的国君。

他并不认同季札当年所说的那番话。

不过,作为穿越者的庆忌,却知道季札的确是一个预言家,高瞻远瞩……

历史上,战国后期各大国争霸,卫国日渐衰弱,到了最后只剩下了濮阳城这个弹丸之地。

接着,秦国置东郡,取濮阳等地,卫元君被迫迁往野王,卫也就名存实亡了。

但是一直到公元前209年卫君角被秦二世废为庶人,卫国才彻底灭亡……

要知道,只有诸侯国的封臣才叫“君”。

卫国在被魏灭之前就自贬号为君。

秦始皇连六国都灭了,要彻底消灭小小的卫国不过是举手之劳的事情,然而终他一世,始终容许卫国的存在,不加以侵害。

原因不外乎秦始皇注意舆论影响,相当重视文化建设。

他要他的传之万世的帝国不是一群文盲统治的帝国,而是文化极度繁荣的文明国家。

咸阳学宫的建设,是为了比拼战国极负盛名的齐国稷下学宫。

而且,在初期应该说秦始皇也给了那些博士们极大的言论自由。

只是到后来实在容忍不了以淳于越为首的六国那些顽固派们的无礼攻击,秦始皇终于下了焚书令。

值得一提的是,焚书和坑儒不是一回事。

坑儒这件事情,主要是由几个术士引起,让秦始皇忍无可忍。

再者说,卫国长期附秦国,等于是秦的属国,两国关系也一直不错。

吕不韦、商鞅也都是卫国人,于秦国可谓是居功至伟……

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