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羽绒飘飘,丝布绕绕(1 / 3)

不光前来吃饭的不少人,全部朝着城西跑去。

还有不少人从酒楼的后门,赶着送货的板车载着人往城西夺路狂奔。

“怎么都往城西跑?”

“招工了!秦家又招工了!”

秦家当初在富阳开出来的工钱和待遇,已在剑南道工行里,成为大家津津乐道的谈资。

他们既想去秦家抱上金饭碗,又担心传闻有误。

在不少人的观望中,上次秦家店铺开到天府来招工,许多人硬是没赶上。

“上回秦家酒楼招伙计,我以为一天二十文钱加收益分红是假的,还担心酒楼开不下去白干工,现在悔得肠子都青了。”

“别说酒楼了,秦家卖香皂的铺子和我家只隔一条街,我当时瓜兮兮地没去,我邻居去了,上了三天工表现好,发了一块香皂呢。”

“也不知道秦家制衣要制啥子衣服,我会用纺车纺线,我去看看。”

“我在董衣制衣行干了十年,我一定能行。”

众人闻讯,纷纷往西奔走。

消息传开来,近千人往城西浩浩荡荡而去,引起了不少人的侧目。

一下子。

秦家要开制衣行的消息,像插上了翅膀。

不多时便在天府城中传开了。

……

咚咚咚!

秦小满将“秦氏制衣行”的简易木牌钉在大门右侧。

退后一步,仔细瞧一瞧,好像有些歪了。

“凑合着用。”

做大事者不拘小节。

秦小满推开大门,眼前顿时豁然开朗。

绿。

真绿。

金氏营造一百二十亩的占地,长八宽一,其中一半是工房,面积属得上大。

可中心的空地也多。

空地原本都是夯实了地基,用来放置建材的。

但是由于金老板歇业了一个月,结实的地基下面也钻出了许多绿草。

在充沛的雨水灌溉下,此时已经长到了膝盖高。

“看来招到工人的第一件事,就是除草。”

秦小满沿着空地走到工房的主体前,朝着左右观望。

工房是按u型来盖的,深度有十丈左右,二十丈一隔间,采光相当好。

“按照这个框架,基本上不用做何改动。”

秦小满比划着正中的一排,那里正适合做库房。

然后左右两条流水线。

完美的厂房流线。

“清洗、裁剪、缝合、成品检验,出厂。”

右手边离着河道较近,可以架个水转筒车和水车把水流引过来,全天候不停水地清洗。

“剩下的十多亩地暂时想不到用处,拿来种菜,自给自足。”

秦小满简单地规划完。

剩下的,便是买生产的用具,以及最重要的——招工。

当然了。

招工这件事,重要却没有任何的难度。

“秦先生在吗?我们是来做工的。”

工房还没全部转完,门口便传来的呼声。

秦小满转过身,看到把门前堵得严严实实的数百人,嘴角疯狂上扬。

“有名气确实好办事。”

随着秦家的实力增强,办事也越来越方便。

之前在天府招工,听掌柜们的说,因为不少人担心秦家抢占董家的市场,很可能会挫败。

怕秦家付不起酬劳跑路,硬是熟人拉熟人,才把各个店铺的台面撑起来。

再看眼前。

秦家给的酬劳是行业最高,又拥有了名气之后,只需要贴上“招工启示”,工人便源源不断地涌来。

“动作快的话,明早就能制作第一批羽绒服了。”

“羽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