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秋日暖衣,招揽画师(2 / 3)

一辆刻着“秦氏酒楼”字样的驴车。

“秦公子,饭菜来了。”

谢良夜从车厢里,左右拎着四只食盒疾步而来。

当走上前来,看到工房里已经开工,李得宝身上还穿着一件坎肩,不停地炫耀着,错愕不已。

“秦公子,这丝绸坎肩里装的是……羽绒?”

谢良夜眼神一亮,登时明白了,秦公子要做的衣物是什么。

有些东西就是不说不知道,一说便明了。

更何况,李得宝都已经穿上了,实用价值如何,一眼便知。

“嗯……”

秦小满漫不经心地应着,还在努力地画图。

然而,手里的毛笔不怎么听使唤。

多滴了一点墨,又毁了好不容易画到结尾的图。

算了。

“谢二哥,你对天府这么熟悉,知道哪里有画师吗?我想请几位画师,给制衣行的衣服画些花样。”

寻常当作内胆穿在里头的羽绒服,不需要繁琐的花样。

但是。

羽绒服面对的客人群体,不只寻常百姓,富贵人家同样穿得。

在制作工艺方面,以余蔓儿的针脚来看的话,完全合格。

剩下的就是艺术加工了。

川朴在这方面是行家里手,可川朴被他支走给老爹送银票,还不知几时能够回来。

他急需专业的画师,专门订制几套羽绒服,提前做好克制董家联承制军服冬衣的准备。

“画师……”

谢良夜面色有些复杂,沉吟着回答。

“秦公子,我有两个侄女擅长作画,她们也略通女红,自懂事起,便随着她们母亲打理衣铺……”

谢家的姑娘?

“她们愿意来的话,我给工钱。”

秦小满见识过谢家子弟的厉害了,对谢良夜举荐的人,自然是非常放心。

“我这两位侄女有些清高,不受管教,我怕来了她们帮倒忙。”

谢良夜苦笑不已。

谢家子弟自从明白重回朝堂无望,行事作风上,就不再讲究繁文缛节,大多变得恣意畅快了。

受这种氛围的影响,新一代的小辈,做事都我行我素。

“不受管教?好说,正好我这制衣行缺两位正副管事的,让她们来试试。”

秦小满看似随意,但神情很认真。

不似在开玩笑。

“真让她们来吗?”

谢良夜眼神一闪,脑中闪过昨晚,秦小满反杀强盗的一幕。

他知道。

秦小满建造制衣行的目的不简单,很可能会和董家争夺承制皇家和军中衣物的机会。

一旦秦家成功。

这间初始的制衣行,便是秦家制衣根基所在。

主管者很有可能会跟着水涨船高,像董家举荐入宫当匠官一样,当上织造官。

“两位小姐要是不乐意,我也不强求。”

秦小满知道这是一个机遇。

也有一定的危险。

尤其是制衣行刚建成,就像刚创业一样,许多方面都要费心费力。

“我也不能打包票。”

谢良夜迟疑起来,又生怕错失这个机会,急忙放下食盒便走。

“请秦公子给我一晚上的时间,明日一早,我一定给你一个准确的答复。”

由于水转筒车的事,谢家子弟有许多已来到蜀内。

他举荐的两个侄女说要去嵋山,与昔日好友小聚几日。

打马急行,一夜正好能够打个来回。

“谢二哥,你要不吃了饭再走?”

等到秦小满招呼人时。

谢良夜早已骑马跑出了百米开外。

“比我还着急。”

秦小满只得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