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第 146 章(2 / 5)

村招兵买马,招了八个年轻女工,两个人负责培训,培训了三天,沈烈过去验收,确定没问题,就开工了。

至于家里的这几个梳绒女工,都挨个谈过了,有四个年轻媳妇是不能继续干了,要么怀孕了,要么有别的打算,也有的说是自家男人不让干了,“怕万一到了城里后媳妇不跟着过”,反正说什么的都有。

冬麦听着这话,其实想劝劝,但是又觉得无从劝起。

这就是现状,有的男的不想着挣钱发财,就想拴着女的,怕女的长本事就跑了,以前在村里干还行,不至于出什么事,但是离开眼跟前就不乐意了。

因为这个,冬麦晚上和沈烈提了提这事,多少有些不痛快。

沈烈反过来劝她“做什么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开设工厂,招募梳绒女工,让她们挣钱,这就帮到了一些人,至于有些人,我们没法帮,也就不能硬帮,毕竟这么多年的熏陶过来,人的思想很难改变。”

冬麦想想也对,只能是算了,不过还是对那个媳妇说“你以后想干,还可以去陵城找我们,反正有宿舍,也有食堂”。

好在刘金燕和胡翠花两个都是豁出去想干好,甚至撺掇着让自己男人也都搬去陵城的厂房里,毕竟搬过去陵城后,好几台梳绒机,原料多了,羊绒袋子沉,装卸车什么的都需要壮劳力,还有一些日常晾晒的活,没男人不行,冬麦也和她们提过说可以让她们男人都去干。

现在两个人都是一门心思想把日子过好,两个男人也都同意了,于是两对夫妻全都搬到了厂房里去住,给小宿舍。

沈烈又把刘金燕和胡翠儿的工资给提上去了,提成了八十块钱一个月,两个男人的工资先给三十块,以后看情况再适当调整。

当下这两个人也都特别高兴,一个月一百一十块,还宿舍,这真是和城里人差不多了,家里的地由老人种着,孩子老人看着,两口子周末或者歇着的时候就回家看看,这日子再好不过了。

冬麦又挨个和其它梳绒女工聊过了,最后终于将运转的两台梳绒机,并江春耕那里的一台,统统安置到了陵城。

全都搬过去后,沈烈买了一百响的鞭炮,又给梳绒女工们发了蓝色的工作服,统一服装,放起鞭炮来,厂房算是热热烈烈地开工了。

厂房搬完了后,沈烈和冬麦开始着手自己搬家的事,其实倒是也没什么好搬的,陵城苏彦均的房子里一应俱全,什么都有,而松山村的房子也不是说以后彻底不住了,再说村里的一些用具搬到城里去也不合适,所以锅碗瓢盆以及一些日常用品根本没带走,能长久放的就继续放着,没法长久放又不适合带走的就随便送了王二婶或者别家。

关键是两个孩子的用品都得带齐全了,奶粉尿布还有小衣服什么的,苏彦均现在已经想办法找到一个好渠道,对方帮着寄送香港的好奶粉,家里的奶粉不会断了,至于衣服什么的,苏彦均也一股脑买了不少,以至于冬麦不得不给苏彦均写信,让她不用买了。

毕竟孩子还很小,长得快,季节一变,转眼就不能穿了,买那么贵的好衣服穿不了几水也是浪费。

最后打理得差不多了,用货车一拉,趁着一个凌晨时分,直接就搬过去城里苏彦均的房子了。

那套房子距离厂房并不算太远,骑自行车的也就十几分钟,距离医院学校都挺近的,附近还有一个幼儿园,沈烈带着冬麦看了看,对各方面都很满意,可以想象将来两个孩子在幼儿园里的快乐生活,一家子安安稳稳地过,公司生意也红红火火的。

冬麦觉得仿佛做梦一样,她会想起两三年前自己的徘徊无助,自己的茫然无措,才这么短的时间,人生一片锦绣,就这么紧握在自己的手里。

王二婶也跟着沈烈冬麦进城了,反正距离家不算太远,每星期放一天假让她回家看看,她觉得挺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