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西印度洋(二十四)(2 / 3)

让其处于战争之中,那样各方都对外界有所图、有所求,自然而然地就会与外洋商人进行贸易,以提高己方政权的竞争力。另外一方面呢,雷乌斯船长对于东岸人把持了相当部分的中国特产商品的出口贸易而感到不满,虽然他们也了诸多名贵毛皮、鲸鱼制品、高级面粉、葡萄酒及五金工具(东方制造)等商品对公司进行安抚,也签订了长期的大批量的粮食进口协议,但这仍然不足以抚平巴达维亚高层心中的闷气,让他们对东岸人的看法产生改观。

雷乌斯船长估摸着,双方关系恶化的导火索就是东岸人擅自插手葡萄牙人与公司在印度的争斗,并且强势入主第乌岛,正式在印度次大陆上开始了自己的殖民贸易。这一点,尤其令巴达维亚方面难以容忍,因为他们深知,葡萄牙人好对付,只要花时间就行了,但在西印度洋势力庞大的东岸人绝对不好对付,他们有着太多的殖民地和人手。一旦进入了印度,那么想要赶走几乎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这严重侵犯到了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利益,他们不得不做出反应。

对出口东岸的必需品(如他们急需的粮食)增加关税只是牛刀小试,看看反应的。可谁成想,东岸人的反应如此之大,竟然在各处展开了强力反击,让有些准备不足的公司损失不轻。比如,他们现在已经很难在广州附近沿海拿到货物了,台湾银行出口给他们的商品也被加征了高额的关税,有的甚至直接就给取消,再不出口了,这让常驻福尔摩萨岛的贸易专员们暴跳如雷,却又无可奈何。

对了,福尔摩萨岛最近也有些不稳。在岛屿北半部分进行殖民活动的福建王郑经不知道怎么考虑的,宁愿破坏公司与他们之间多年积累下来的友谊,也要在岛屿中部分界线上制造摩擦,并鼓励其治下的民众向南迁移,越境垦殖的现象非常严重。

热兰遮城的雨果·罗尔总督几次派人去交涉,都没有获得什么理想的结果。没奈何之下,罗尔总督派遣士兵前去驱逐越境的福建人,拆毁了他们的棚屋和茅房,将丢失的土地又重新夺了回来。但福建王的人马很快又返了回来,这次他们有士兵陪伴,双方在边境地区发生了几次小规模的冲突,事情一下子就向不可控的方向发展了。

东岸人另一件较为恶心的事情就是在澳门组建了东、葡、西三国联合舰队,由东岸海军军官统一指挥。这支舰队规模虽然很小,但时不时地在近海活动,说是缉私,但很多时候在从事海盗活动,而且专盯像荷兰东印度公司这样的海外商人,以至于一些公司商船都不得不悬挂起了他国旗帜,以规避风险,也是没谁了。

总而言之,东岸人在远东海域这么一番折腾,荷兰人的贸易额是大为减少,原本给公司贡献了三分之一利润的福尔摩萨商站仿佛一夜之间被盗,账面上难看得不行,广东、福建近海的各种老客户们纷纷以各种理由拒绝供货,有的甚至还将公司商人骗去港口,然后残忍杀害,没收他们的财富,让人大为光火。

不得已之下,公司的商人们不得不冒险航行更远的距离,抵达清国重要贸易港口响水港,采购清国的茶叶、生丝、锦缎、瓷器及其他商品,但这要面临来自法兰西、英格兰、葡萄牙等国商人的激烈竞争,他们未必就能占得了什么上风,因此收获总体而言是有限的,并不能弥补失去南方市场的亏空。

雷乌斯船长并不是很清楚远东发生的所有事情。但在那边有一些朋友的他几年来多多少少也知道了大概的情况,然后对东岸人在中国大陆上无与伦比的影响力感到震惊,同时更是羡慕。这种随意调动各种资源的能力,就是荷兰东印度公司一直追求的所谓影响力,只可惜他们始终没有做到这一点,令人颇感惋惜。

雷乌斯船长觉得,巴达维亚总督的脑袋一定是被门给夹了,贸易制裁并不能给东岸人造成多大的伤害,粮食他们可以改从朝鲜进口,南洋特产虽然渠道少些,但